2.甲、乙两数这和为,甲数的
倍等于乙数的
倍,若设甲数为
,乙数为
,则方程组(1)
(2)
(3)
(4)
中,正确的有( )
A.组 B.
组 C.
组 D.
组
1.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
的解是( )
A. B.
C.
D.
农民与魔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穷苦的农民,在路上遇见了一个魔鬼.魔鬼拉住农民的衣服说:“嗨,你的钱多得很啊!”农民答道:“不瞒你说,我穷得叮当响,全部家当,就是这口袋里的几个铜板.”魔鬼说:“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你轻轻松松发大财.只要你从我身后这座桥上走过去,你的钱就会增加一倍.你从桥上再走回来,钱数又会增加一倍,每走过一次桥,你的钱都能增加一倍,但你必须保证,每次在你的钱数加倍以后,你都要给我24个铜板.否则,就要你的命!”农民挥挥手说:“好吧!”农民过了一次桥,钱数确实增加了一倍,就给了魔鬼24个铜板;第二次过桥,口袋的钱数又增加了一倍,他又给了魔鬼24个铜板;第三次过桥,口袋里的钱仍是又照例增加了一倍,不过增加以后总共只有24个铜板,统统被魔鬼抢去,分文不剩.那么这个农民在遇见魔鬼以前有多少钱呢?
8.(探究题)某球迷协会组织36名球迷拟租乘汽车赴比赛场地,为参加亚洲杯决赛的中国队加油助威,可租用的汽车有两种:一种是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是每辆可乘4人,要求租用的车子不留空位,也不超载.
(1)请你给出不同的租车方案(至少三种);
(2)若8个座位的车子的租金是300元/天,4个座位的车子的租金是200元/天,请你设计出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
7.(1)(2005年,河南)某商场购进甲、乙两种服装后,都加价40%标价出售.“春节”期间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将甲、乙两种服装分别按标价的八折和九折出售.某顾客购买甲、乙两服装共付款182元,两种服装标价之和为210元.问这两种服装的进价和标价各是多少元?
(2)(2005年,重庆)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我市建立了一套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保障机制,其中一项就是免交“借读费”.据统计,2004年秋季有5000名农民工子女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预测2005年秋季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的农民工子女将此2004年有所增加.其中小学增加20%,中学增加30%,这样,2005年秋季将农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学习.
①如果按小学每生每年收“借读费”50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借读费”1000元计算,求2005年新增1160名中小学生共免收多少“借读费”?
②如果小学每40名学生配备2名教师,中学每40名学生配备3名教师,若按2005年秋季入学后,农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学生人数计算,一共需要配备多少名中小学教师?
6.(应用题)
(1)甲、乙两人在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走,甲在乙的西边300米处.若甲、乙两人同时向东走30分钟后,甲正好追上乙;若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2分钟后相遇,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2)国际红十字红新月联合会2005年10月5日发布世界灾害报告,因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吞噬了22.5万人的生命,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达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各种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是洪水,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共有1.1亿人因洪水受灾.从灾害的种类来看,“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死难者人数最为突出,约为22万5400人.其次为“洪水”和强台风.其他灾害造成的死难人数约为11100人,并且洪水比强台风多造成500人遇难.求在洪水和强台风中遇难的人数各是多少?
5.革命老区百色某芒果种植基地,去年结余500万元,估计今年可结余960万元,并且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高15%,支出比去年低10%,求去年的收入与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4.某文具店出售单价分别为120元和80元的两种纪念册,两种纪念册每册都有30%的利润.某人共有1080元钱,欲买一定数量的某一种纪念册,若买单价为120元的纪念册则钱不够,但经理知情后如数付给了他这种纪念册,结果文具店获利和卖出同数量的单价为80元的纪念册获利一样多,那么这个人共买纪念册( )
A.8册 B.9册 C.10册 D.11册
3.今年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2倍,2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3倍,求2年前哥哥和妹妹的年龄,设2年前哥哥x岁,妹妹y岁,依题意,得到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艘轮船往返两地,顺流用4小时,逆流用5小时,那么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与水速分别是( )
A.24千米/时,8千米/时 B.22.5千米/时,2.5千米/时
C.18千米/时,24千米/时 D.12.5千米/时,1.5千米/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