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8700  208708  208714  208718  208724  208726  208730  208736  208738  208744  208750  208754  208756  208760  208766  208768  208774  208778  208780  208784  208786  208790  208792  208794  208795  208796  208798  208799  208800  208802  208804  208808  208810  208814  208816  208820  208826  208828  208834  208838  208840  208844  208850  208856  208858  208864  208868  208870  208876  208880  208886  208894  447090 

(二)定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下面两题中归纳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证明的重要性。 1、教师讲解:请大家看下面的例子: 当n=1时,(n2-5n+5)2=1; 当n=2时,(n2-5n+5)2=1; 当n=3时,(n2-5n+5)2=1。 我们能不能就此下这样的结论: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5n+5)2的值都是1呢? 实际上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当n=5时,(n2-5n+5)2=25。 2、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 b时,a2> 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答案:不正确,因为3> -5,但3 2 <(-5)2] 教师总结: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了很多几何图形的性质。但由前面两题我们又知道,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时不具有一般性。也就是说,由这些方法得到的命题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推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试题详情

(一)公理  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我们已经知道下列命题是真命题: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些真命题均作为公理。

试题详情

19.1  命题与定理 第一课时 命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水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二)实例讲解    1、教师提出问题1(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a> b,b> c, 那么a=c;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是真命题。 (2)条件:如果a> b,b> c;结论:那么a=c;这是假命题。 (3)条件: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是真命题。 (4)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这是真命题。 (三)假命题的证明     教师讲解: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     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60度角是锐角,100度角是钝角,但它们的和不是180度即可。 三、随堂练习    课本P65练习第1、2题。 四、总结 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9.1第1题、第2题。 六、板书设计     黑板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中间与右边用于教师板书例题等,左边用于板书以下内容: 1、可以判断它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试题详情

4.如图4.9-9,梯形ABCD中,AB∥CD,AD=BC,CE⊥AB于E,若AC⊥BD于G.求证:CE=(AB+CD).

试题详情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与CD不平行,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试题详情

2.梯形两条对角线分别为15,20,高为12,则此梯形面积为_________.

试题详情

1.等腰梯形一底角,上、下底分别为8,18,则它的腰长为______,高为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试题详情

5.已知,如图,E、F分别是梯形ABCD的两底AD、BC的中点,且EF⊥B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试题详情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1=∠2,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略证  ,AD=BC, ,∴ AB∥DC)

试题详情

3.已知等腰梯形中的腰和上底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和一腰垂直,求这个梯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