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二)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三)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完成练习1,2
2、等腰梯形的性质
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提问:这个命题的前提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让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
例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
分析: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也可。
方法一: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可证△DEC为等腰三角形。(平移一腰 辅助线一)
方法二:分别过点A、D作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可证△ABE和△DCF全等。(作高辅助线二)
由此可得等腰梯形的性质一: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AC=BD。
(易证△ABC与△DCB全等)
由此可得等腰梯形的性质二: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另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3.练习:
(1))在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为AD中点,求证:EB=EC(如右图)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通过所画的图形,结合所举的实例,对照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学生自己得出梯形的定义。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相关定义: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性质?
3、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渗透转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梯形的概念及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2、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并会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1、理解梯形的概念及梯形的分类。
P122。1。2
20.5梯形(2)
教学目的
2.如何用几何语言表达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1.我们今天学习了哪几种方法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