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比较两条河水系特征的差异。(10分)
(2)图示两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10分)
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水道。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
国千方百计想控制它,乘埃及政府财政困难之际,巧取豪夺,购买运河公司44%的股份,取得对运河的控制权,为进一步控制埃及奠定了基础。接着,英国又把侵略矛头伸入了埃及的邻国苏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同一时期埃
及的抗英斗争为何失败?(8分)
(4)二战中,美英盟军在北非取得阿拉曼战役胜利有何重大影响?(12分)
材料三:2008年3月30日至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
挝首都万象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此次会议,与各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协商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未来发展的大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于1992年,成员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宗旨是加强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项目为主导,根据次区域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长期的合作中,各国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维护了地区稳定,促进了社会繁荣,使得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正日益成为各国协商对话谋发展、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平台。
材料四:虽然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内文化的多元性,但区域内国家间山水相连、民族间血脉相承,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文化与商业往来。近年来,次区域各国通过平等参与、积极务实、形式多样、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区域合作,增强了政治互信,扩大了共同利益,不但形成了次区域合作的一套完整的机制,也培育出了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大家庭意识,这对传承次区域历史文化,适应国际环境的大变化,满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结合材料三回答: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有何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12分)
(6)材料四 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看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