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9514  209522  209528  209532  209538  209540  209544  209550  209552  209558  209564  209568  209570  209574  209580  209582  209588  209592  209594  209598  209600  209604  209606  209608  209609  209610  209612  209613  209614  209616  209618  209622  209624  209628  209630  209634  209640  209642  209648  209652  209654  209658  209664  209670  209672  209678  209682  209684  209690  209694  209700  209708  447090 

3.若函数y = kx的图象经过点(2,6),则函数y = 的表达式可确定为    

试题详情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试题详情

1.写出一个图象不经过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试题详情

已知:如图5-11,反比例函数y = 和一次函数y = 2x -1, 其中一次函数图像经过(ab),(a +1,b + k)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点A是上述两个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求点A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纠正错解
 
点  评
 

试题详情

4.反比例函数y = 与一次函数y = k (x +1)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只可能是(   ).

试题详情

3.如图5-10,AB是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过AB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轴于点CD,设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S,则(   );

A. S = 1           B. 1 < S < 2     

C. S = 2           D. S > 2

试题详情

2.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有一点P (mn),已知m +n = 3,且P到原点的距离为,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试题详情

1.已知:点P (n,2n)是第一象限的点,下面四个命题:

①   点P关于y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 (n,-2n);

②   点P到原点O的距离是n

③   直线y = -nx +2n不经过第三象限;

④   对于函数y = , 当n < 0时,yx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真命题是         (填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试题详情

2.例题教学

   课本没有配置例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复习巩固”中的部分基础习题为例题,更提倡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些体现基本要求的问题,穿插在基础知识回顾的过程中,使本节复习课上的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课时可以选编一些例题和习题,通过学生动脑动手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本章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可以选择诸如“复习题”中的第7题、第9题、第12题、第14题等体现本章基本技能要求的习题,还可以补充1-2个实际应用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书写表达能力。

试题详情

1.情境创设

   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章的基础知识,例如:

   (1)本章学习了常量、变量、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请你根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梳理本章基础知识,然后与同学交流.

   展示学生成果,结合学生梳理的知识结构图,也可按下面框图制作的课件,逐步展示本章结构,用问题串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要点.例如: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函数?

   (3)我们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4)什么样的函数是一次函数?它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

   在回顾图象与性质时,无非是探讨一次函数关系式中的k与b对函数图象的升降趋势及图象位置的影响,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进一步从“形”与“数”的两个方面去认识.例如,如果从“形”上看具有上升的特征,那么从“数”上看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究其原因是因为“k>0”.在“k>0”的条件下,“形”与“数”的特征得到了统一,构成了一次函数的一个特有的性质.

   复习课教学也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注意结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