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简答题。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与文章题目“端午的鸭蛋”是否脱节,对文章结构有没有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答案,分别选出各句的语言特色。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文白夹杂,有淡淡的幽默。
(1)“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
(2)“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3)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
4.下列句中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
B.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C.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D.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车yìn____ 练náng____ níng____绳
xián____鸭蛋 xiàn____菜 门méi____
简zhāi____ chán____蜍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藉贯_____________ 囊荧映雪_____________ 淹蛋_____________
城皇_____________ 尤为不即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蟾蜍( ) 蜈蚣( ) 门楣( )
苋菜( ) 熏五毒( ) 腌腊( )
囊萤( ) 车胤( )
17.《端午的鸭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掩、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肃然起敬、囊萤映雪。 2.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1.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2.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2.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是妙笔,还是赘笔? [教学设想] 1.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包括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词荟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朗读训练、注意结构的把握、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各地端午风情画。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端午的资料(文字资料或图片)。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散文大家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端午的鸭蛋的述写过程作者又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欣赏汪曾祺笔下的风俗小品文《端午的鸭蛋》。 2.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受戒》、《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苋菜(xiàn) 硝药(xiāo) 腌腊(yān) 络子(lào) 大襟(jīn) 车胤(yìn) 籍(jí,籍贯),藉(jí,狼藉;jiè,慰藉); 门楣(méi):门框上的横木。 籍(jí)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地表示敬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丝毫不乱。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3.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1)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二部分(2-3)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三部分(4-6)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4.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 从文章思路来看,谈“端午风俗”也属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5.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6.第三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7.《端午的鸭蛋》这个标题,是本文的叙事核心,既突出了“端午节”这个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民俗”特色,又点明了本文是写“鸭蛋”这种生活极为常见的事物。朴实而醒目的标题和本文的行文风格吻合。 8.主题:本文通过娓娓而谈的叙述,展现了故乡高邮特有的物产──鸭蛋的特点以及故乡的风俗,自然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三、品读课文,欣赏“鸭蛋” 1.那么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是怎样的?品读(2-3) 请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参考答案: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 ③令人惊喜的……,因为鸭蛋“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④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⑤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⑥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⑦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2.作者是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 ①“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勤劳能干)。 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 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 ⑤“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板书:故乡情结) 写鸭蛋--抒故乡情,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3.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①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②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③善于运用语言“造型”。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四、课堂小结 1.本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童年是一片海,幼小的我们光着脚丫,在海边嬉耍玩乐,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留在了我们的心海。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写一段文字介绍你们家乡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模仿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以“家乡的中秋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为开头,100字左右。 3.思考: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该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我们这个的传统节日,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你对此有何看法? (根据上一学年上课了解到:学生的看法基本都是去指责韩国非法窃取,不道德,厚颜无耻,根本没有进行自我剖析和检讨。) 网友们的评论: ①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 ②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③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 ★★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 韩国把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一样有过端午的风俗,虽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其实这个东西,关键在于谁能保护好,谁能发扬,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自己渐渐不重视不珍惜,让风俗随历史消散,那么不如让别人去保护起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想想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有多少已被淡忘了,代之的是很多洋节日,盲目的崇洋媚外.保护好自己的节日是不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大家也拿起手中的笔当作键盘,用我们的纸当显示屏,充当一回网友,也来发表一下建议和看法,好吗? ★★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 最后,我要送大家一句话: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5.联系生活:“保卫春节”是个伪命题” (大洋新闻2007年02月23日来源:广州日报作者:李龙) 春节,这个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在今天似乎显得年味有点淡了,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贴年画,不吃年糕,不糊窗花,以至于不断有民俗专家担忧春节会否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场“保卫春节”的文化运动;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春节在多个国家成为了时尚,春节开始走红世界--印尼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英国首相、美 国总统、加拿大总理、俄罗斯总统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会以新春贺信等方式,给华人拜年。 ★在寒假日记中,很多同学多抱怨今年的春节过得没劲,总怀念童年的过年。你是否与他们有同感?或你有何高见? ★参考:年味变淡了 回忆家乡的年、童年的年 过去的过年和现代的过年的异同 所见所闻所感等(燃放鞭炮会影响他人休息。成了比阔、比粗、比气势的大赛。还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⑴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⑵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⑶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⑷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⑸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⑹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⑺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⑻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⑼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1.炒米有哪些特点? 2.第4段,为什么要写一个会算卦的先生,这样写是否离题? 3.第5段说“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它? 4.第7段的“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 5.比较本文和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全文的文眼是哪一句? 满汉全席 洪 烛 满汉全席令我联想到清朝,联想到那由强大走向腐朽的朝代。据说清入关以前也很朴素,所谓的宫廷宴席极其平民化,不过是露天铺上兽皮,众人围拢着炖肉的火锅盘腿而坐,类似于今天的野餐。《满文老档》记载:“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然而当它坐定了江山之后,越来越讲究排场──表现在饮食方面就是形成了满汉全席。最初清官宴请文武大臣,满汉席是分开的,譬如康熙皇帝曾多次举办动辄数千人云集的“千叟宴”--都分满汉两次入宴。满汉席也分档次,其中一等满席,每桌价值白银八两,据此推理,这样的大型宴会真是一掷千金。后来逐渐集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身,乾隆年间自宫廷流入民间,一时风行神州。 清朝的满汉全席,似乎以扬州为最(作为江南的官场菜)。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里有详细记载。我又分别查阅了川式、广式、鄂式满汉全席的膳单,发现各地因口味不同,菜目也有变异,但几乎都以山珍海味为主体。虽未现场亲临,仅仅这一份份文字的菜谱就令我眼花缭乱。古人啊古人,为什么对待吃--有这么高的热情,这么多的创造? 满人宴饮有吃一席撤一席的习俗,这对满汉全席构成最大的影响,使之不再是一餐之食、一夕之食,需分全日(早、中、晚)进行,或分两日甚至三日才能吃完--可见其菜肴品种的繁多。满汉全席就是以这种多餐甚至持续多日的聚餐活动而著称。从日出吃到日落,从今天吃到明天--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仿佛变成吃饭的机器了,吃饭也变成某种机械的行为。这种狂吃滥饮、饱食终日的方式,即使在物质文明极其发达的今天看来,也是太奢侈了。吃的人难道不心疼吗?难道不空虚吗? 满汉全席大多在宫廷及官场盛行,由此可见,类似于后来的公款吃喝吧?长年累月地吃下去,还不把江山给吃空了,把老百姓给吃苦了,所以,春风得意的大清王朝,最先从饭桌上开始腐朽。它首先失败在饭桌上,然后才失败在战场上。因为当中华民族慢条斯理地烹饪,享用满汉全席之时,垂涎三尺的西方列强,却在紧锣密鼓地打制坚船利炮。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铺张浪费的满汉全席,正如清朝的历史一样,顶多只够吃几百年的。一个曾不可一世的华丽的王朝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桌冷冷清清的剩菜残羹--就像留下圆明园的断墙残柱一样,供后人瞻仰并且嘘叹。所谓的鸦片战争,是清朝走向黄昏的标志--这已是它最后的晚餐! ★读文章,思考:作者有没有介绍满汉全席的菜肴的制作程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这篇文章选自洪烛的《北京的梦影星尘》一书,该文同前篇文章不同,是篇议论文。题目说是《满汉全席》,但文中没有介绍其中任何一道菜肴,只是描述了“满汉全席”当时的气势和规模。它集满汉各地菜肴的精华,是多餐甚至持续多日的聚餐活动,可谓一席千金,其铺张奢靡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拿它与清入关前的朴素相比较,揭示了清王朝的衰败正是从这“满汉全席”的奢靡生活开始;作者还拿满清王朝正在摆大宴,与西方列强“却在紧锣密鼓地打制坚船利炮”作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清王朝最终不敌外强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文章最后结合社会现实告诫我们:我们应从历史的教训中觉醒,为民族的强大昌盛力戒奢靡腐败。总览全文,作者目光锐利,旁征博引,从一道宴席入手,引发出对一个王朝兴亡历史的深思,笔力浑厚,一气呵成,耐人寻味。 平湖西瓜灯 嘉兴,我可爱的家乡!曾有多少文人墨客饱蘸乡情抒胸臆,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您。是啊,嘉兴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这里且不说誉满神州的五芳斋粽子,名扬天下的桐乡槜李等著名土特产;也不说历史悠久的硖石彩灯等工艺品,单是平湖西瓜灯就已经美不胜收了。它不愧是我市工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西瓜灯,就是将西瓜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出各式精美图案,内点蜡烛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季节性观赏灯。月夜,巷边弄里挑上几排瓜灯,整个的夜景便恍若被溶进了水晶宫内,清爽怡人,充满了静谧、和谐的气氛。要是檐下挂一盏瓜灯,朦朦胧胧地透出些微光,更会令人心静神宁,别有一番情趣。 平湖盛产西瓜,素有“江南第一瓜”之称。瓜好,皮也好。每逢西瓜上市,平湖一带瓜农闾人都要刻制几盏西瓜灯。随手取一西瓜,视其体形、皮色,先打好画的腹稿,然后用毛笔蘸上墨水在瓜皮上勾画出景物图像,最后用小刀依线阴剔阳刻,人们便会看到一幅幅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图画。画面可由你任意想象,表达千种情、万种意。待画面刻成后就小心地挖去瓜瓤,当然留下的瓜皮得厚薄适度。然后再在瓜肚里插上一支点燃的小蜡烛(或通电灯泡),一盏玲珑剔透、风韵别致的西瓜灯便呈现于眼前了。 制西瓜灯,在平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都有盛大的灯会。可是曾有那么一段令人痛心的时期,人们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无闲情逸致去认真雕刻、欣赏西瓜灯。瓜灯遭冷落,灯会甚至被遗忘。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越来越高,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瓜灯便重放异彩,不断推陈出新,以它无可比拟的美,甘露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灯会更是一次比一次热闹。 灯会上,形形式式的瓜灯琳琅满目,可谓精品纷呈、争奇斗艳、妙趣横生。本地居民扶老携幼,举家出动;外地游客蜂拥而至;许多外宾也慕名而来,出现了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场面。瞧,那碧绿的瓜皮透着柔和、嫩黄的微光,瓜灯上的景物迷离恍惚、若近似远,如隔一层绿纱,朦胧飘逸;远看,则冰雕玉琢、清冷甘冽,恰似冷月当门,频送凉意;遥望星空,只见天际平添了许多繁星--那是灯的海洋。咦,那边怎么有几只“萤火虫”在飘飞?细看,是孩子们手提瓜灯在玩捉迷藏。这不禁触动了人们未泯的童心--哦,那可爱的瓜灯。 真是“瓜灯奇姿放异彩,瓜乡风情扑面来。”西瓜灯,西瓜灯会,是嘉兴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平湖西瓜灯是历代嘉兴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以预见,这件艺术品将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宠物,在嘉兴大地上熠熠生辉。 提示:这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作者通过西瓜灯的制作工艺和灯会盛况,介绍了一种富有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反映出独特的瓜乡风情和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说明文的写作,关键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西瓜灯是“将西瓜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出各式精美图案,内点蜡烛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季节性观赏灯。”写出它的制作过程也是说明文的要求,取瓜→想象→勾画→阴剔阳刻→去瓜瓤→点燃蜡烛,即文中运用了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 文章的巧妙之处在于将瓜灯盛会上的瓜灯品种及效果融入到描写中,增添了情趣,突出西瓜灯是家乡嘉兴人民勤劳聪慧的体现。 [备课资料]话说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棕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端午节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各族英雄人物的说法也较盛行,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岁暮捉鬼的钟馗、忠于爱情的蛇仙白娘子等。另有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汤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礼俗、食俗: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后世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浴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 ★端午节各地不同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他的活动还有插艾、贴符、挂图等。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的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自主品析。
[这一环节让学生赏析汪曾祺先生的语言艺术特色。]
写一写
汪曾祺先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因此他是快乐的,幸福的。平淡的生活中蕴藏无尽的乐趣与诗意,让我们带上一颗诗心,去生活中寻找乐趣和诗意,像汪曾祺先生那样,做一个快乐的、幸福的人!
课后,请同学们以《生活原来是这么快乐》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这一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