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218  210226  210232  210236  210242  210244  210248  210254  210256  210262  210268  210272  210274  210278  210284  210286  210292  210296  210298  210302  210304  210308  210310  210312  210313  210314  210316  210317  210318  210320  210322  210326  210328  210332  210334  210338  210344  210346  210352  210356  210358  210362  210368  210374  210376  210382  210386  210388  210394  210398  210404  210412  447090 

2、解释词语(4分) 

矢志:              香醇:                       

试题详情

1、给拼音写汉字 (6分) 

磅bó(  )  shǐ(  )志     hàn(  ) 海  

香chún(  ) yǒu(  ) 黑    chì(  ) 热 

试题详情

8、是:这样,指示代词。 9、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0、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1、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2、策: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3、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4、鸣:马叫,之:无意义。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5、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到(它)跟前。临之:面对千里马。 16、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7、其真五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难道,表反问语气。下句的“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邪,

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试题详情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仆役。 2、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3、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凭借,因为。称,称呼。 4、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5、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6、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7、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试题详情

3、描写“食马者”形象的是哪一句?

试题详情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试题详情

1、为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作用?

试题详情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试题详情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决定
 
                 不以千里称也

伯乐       千里马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才

       

           不知马

试题详情

4.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愚蠢、狂妄、浅薄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狂妄、浅薄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