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239  210247  210253  210257  210263  210265  210269  210275  210277  210283  210289  210293  210295  210299  210305  210307  210313  210317  210319  210323  210325  210329  210331  210333  210334  210335  210337  210338  210339  210341  210343  210347  210349  210353  210355  210359  210365  210367  210373  210377  210379  210383  210389  210395  210397  210403  210407  210409  210415  210419  210425  210433  447090 

1、听朗读,把握正确节奏;

试题详情

缤纷bīn fēn   豁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拜诣yì     老骥jì

试题详情

2、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试题详情

1、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的确,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试题详情

5.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礼之,敢不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越石父)以为君子也

B.至舍,(晏子)不辞而入

C.载而与(越石父)归

D.晏子遂以(越石父)为上客

试题详情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

A.晏子使人应之曰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B.息于途侧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

C.吾以子为忘                以我酌油知之

D.今又不辞而入              而吾以捕蛇独存

试题详情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

A.越石父怒而请绝(绝交)

B.今免子于患(祸害)

C.省行者不引其过(过去)

D.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