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538  210546  210552  210556  210562  210564  210568  210574  210576  210582  210588  210592  210594  210598  210604  210606  210612  210616  210618  210622  210624  210628  210630  210632  210633  210634  210636  210637  210638  210640  210642  210646  210648  210652  210654  210658  210664  210666  210672  210676  210678  210682  210688  210694  210696  210702  210706  210708  210714  210718  210724  210732  447090 

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考查的4个词语,均选自初中学过的基本课文。(1)选自《捕蛇者说》,(2)选自《曹刿论战》,(3)选自《敕勒歌》,(4)选自《岳阳楼记》。这4个词语都是古今异义的字词或通假字。食,解作"供养、喂养",读作si,不读作shi。虽,古汉语中多解作"即使",一般不解作"虽然"。见,同"现",读作xian,不读jian。或,文言文中多作代词,解作"有时"、"有的(人)"2.考查对句子的翻译。如果整体了解了文段的意思,知道这句话是讲即使有名马,但为什么不称它为千里马的原因。弄清了句子的关系,翻译就好办了。辱,是受辱;"于"是"在……"的意思。"骈"是两马并驾。这里引申为"一齐"。句前有一个"故",表示结果。句未有一个"也",表判断。翻译时要译出其语气来。3.通过对比喻义的理解,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对作者的观点的理解。弄清了比喻什么,就知道文段的内容,就知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4.考查对文言文段意的理解。题干明确提示要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出答案。你就必须熟读只有三句话的第②自然段。弄清三句话的关系后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从第②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句子作答。

答:

答题指导

试题详情

3.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比喻什么人?

答:

试题详情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

试题详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根据本文相关词语的意思,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谨之,时而献焉。       食:     

(2)小大之狱,不能察,必以情。  虽:     

(3)风吹草低牛羊。        见: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或:     

试题详情

4、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试题详情

3、世人甚爱牡丹   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试题详情

2、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试题详情

1、(1)更、更加   (2)立、树立  (3)少

试题详情

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考查的3个词语,都是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实词。其中“益”在初一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不治将益深”中出现过,当更、更加讲。“植”在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有出现,当“树立”讲。鲜在文中作“少”讲,有一定难度。2、考查文言文句子的准确翻译。这两句话是全文中最重要的解释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要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予”、“独”、“出”、“染”、“濯”、“妖”,只有弄清楚了这几个词的准确意思,才能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3、分别考察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结尾感叹句的作用和含义。前一个空是要到上文去找与“牡丹之爱,宜乎众也”意思相关的句子,要准确找到相照应的句子,就要弄清楚题干中的句子是说对于牡丹的西还人数很多,上文中“世人甚爱牡丹”就是这个意思,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后一个空是考查是否了解作者在这句感叹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世风的批判。4、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的掌握。“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赞美莲的形象,赞美莲的高贵品质,并以莲自况,借赞莲花为花中君子来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掌握了这一点,此题的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