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566  210574  210580  210584  210590  210592  210596  210602  210604  210610  210616  210620  210622  210626  210632  210634  210640  210644  210646  210650  210652  210656  210658  210660  210661  210662  210664  210665  210666  210668  210670  210674  210676  210680  210682  210686  210692  210694  210700  210704  210706  210710  210716  210722  210724  210730  210734  210736  210742  210746  210752  210760  447090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试题详情

6、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试题详情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

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试题详情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  )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试题详情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试题详情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对偶)

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拟人、夸张)

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反问)

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比喻)

试题详情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

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试题详情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