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578  210586  210592  210596  210602  210604  210608  210614  210616  210622  210628  210632  210634  210638  210644  210646  210652  210656  210658  210662  210664  210668  210670  210672  210673  210674  210676  210677  210678  210680  210682  210686  210688  210692  210694  210698  210704  210706  210712  210716  210718  210722  210728  210734  210736  210742  210746  210748  210754  210758  210764  210772  447090 

 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试题详情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试题详情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试题详情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1)   原文:衔远山,吞长江

译文:

(2)   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3)   原文:可以一战

译文:

(4)   原文:林尽水源

译文:

试题详情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2)   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4)原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试题详情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试题详情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试题详情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试题详情

10、问 如何选择和变换句式?

  明确:句式的选择和变换其实也属于修辞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句式。

  这类题主要考查陈述句、疑问句、析使句、感叹句之间,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变换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句式的选择。

  从题型看,这类题以选择题和句式变换题为主。无论哪种题目,解题时均要注意:一是把握题目要求,二是要熟悉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三是要确保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试题详情

9、问 借代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借代与借喻的作用不同。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东西来代替。如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它的作用在于“代”。借喻则是不说出本体、喻体的比喻,它的作用在于“喻”。例如:

  ①“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会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 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例①中的“花白胡子”指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这是用特征代替事物的本身。例②中的“翡翠”指的是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是借喻。

  (2)借代与借喻的关系不同。

  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是相关的关系;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例如:

  ①“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②如果说翟塘峡像一道闸门, 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①中的“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因而借体和本体相关,是借代。例②中的“风景画”是比喻巫峡山光水色的,二者之间取其相似,是借喻。

  (3)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例如前面的两个例子,例②可把“风景画”改为明喻:巫峡的山光水色像一幅风景画。而例①则不能改为:银元像袁世凯一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