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583  210591  210597  210601  210607  210609  210613  210619  210621  210627  210633  210637  210639  210643  210649  210651  210657  210661  210663  210667  210669  210673  210675  210677  210678  210679  210681  210682  210683  210685  210687  210691  210693  210697  210699  210703  210709  210711  210717  210721  210723  210727  210733  210739  210741  210747  210751  210753  210759  210763  210769  210777  447090 

1.文言句式理解。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例题]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  B.士卒多为用者

 C.甚矣,汝之不惠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复习方法]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②选择部分典型的例句认真分析、体会,掌握特殊句式的基本翻译方法。

 [练习]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④屠惧,投以骨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⑦苛政猛于虎也    ⑧见渔人,乃大惊

 ⑨刿曰:“何以战?”   ⑩君将哀而生之乎

试题详情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虎也   战长勺   积今六十岁矣

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

 ③属予作文记之  然得而腊之为饵

④学不思则罔   学时习之   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谢谢大家!

第二课时

试题详情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

(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  ②君将哀而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

(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试题详情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

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汪然出涕曰   ②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

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试题详情

1.通假字辨析。(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厝朔东

 ③ 百废具兴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试题详情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