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0845  210853  210859  210863  210869  210871  210875  210881  210883  210889  210895  210899  210901  210905  210911  210913  210919  210923  210925  210929  210931  210935  210937  210939  210940  210941  210943  210944  210945  210947  210949  210953  210955  210959  210961  210965  210971  210973  210979  210983  210985  210989  210995  211001  211003  211009  211013  211015  211021  211025  211031  211039  447090 

2、  化大为小,择其一点。

过渡:立意的第二个方法是“化大为小、择其一点”。

下面我们看话题三:请以“压力”为话题立意。

“压力”是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概念,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具体化为桌面上堆积的未完成的作业,难免肤浅和空洞。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以问立意”的方法,将其“化大为小”。

所谓“以问立意”,就是针对这一话题进行提问,进而回答问题,从答案中寻求立意。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提问。但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些角度。

从这三个角度,对“压力”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什么可以构成压力?”、“为什么会有压力?”、“怎样对待压力?”

问:下面请同学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看看可以得到哪些立意?(学生回答):

--① 过重的负担可以构成压力;家长的希望、老师的嘱托、自身的自责任感可以构成压力。

   ② 生存带来压力;竞争带来压力

   ③ 要善于自我减压;把压力变为动力;“要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

这样,立意就出来了,再根据要求,择其一点。注意:不要贪多贪全,否则会“意多乱文”。

试题详情

那么,如何做到“稳中求新”呢? 下面我们结合材料来研究立意的方法:

1、  实题虚写,虚题实写。

1)先看话题一: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要求:以“窗”为话题立意。

问:下面就请大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窗”这个话题,如何立意呢?大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思考或讨论)学生回答:……

过渡:大家的立意可谓丰富多彩,其实这些立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把“窗”看成具体的物象,从实来立意;(比如……)一类是把“窗”看成抽象的事物,从虚来立意。(比如……)

问:我们比较一下,那一类立意更符合我们“出新”的要求呢?(学生回答)--从虚立意

小结:所以,像这一类用具体的物象作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化具体为抽象,这个方法叫做实题虚写。过渡:大家想想,与此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方法?--虚题实写

2)下面再看话题二: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空白磁带干什么呢?

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大爱无言!而那部分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请以“爱的真谛”为话题立意。

过渡: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这则材料来讲,我想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亲情。

问: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受到父母的爱的?

--母亲的几句唠叨、几缕白发,父亲的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坚实的背影。

问:能不能以这些为立意来诠释爱的真谛呢?--能

问:这样的立意是不是比那些空洞的“爱是奉献,爱是付出”要更深刻呢?--是

过渡:这里我们讲的是亲情,爱还可以是?(友情、爱情)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可以有其他的爱,这些是否也能从一些具体的细节来立意呢?--能

小结:所以,像这一类用抽象的概念作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用虚题实写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 过渡:这是立意的第一个方法--实题虚写、虚题实写

试题详情

   针对上述的四个问题,从高考作文的要求来看,作文的立意上首先要“求稳”,然后再“出新”。要“求稳”就要做到立意正确、鲜明;要“出新”就要做到立意新颖、深刻。『投影展示』

1、求稳:正确、鲜明   2、出新:新颖、深刻

试题详情

作为开放的话题作文,其对立意的要求是“立意自定”,这给了我们充分展示自己写作个性和联想、想象的空间。但是,空间大了,问题也就多了,在上次的苏南联考中,我们在作文的立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偏离话题   2、立意不明   3、“同一首歌”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立意落入了俗套,千人一腔,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4、认识肤浅

试题详情

所谓立意,就是给文章确定写作主旨,通俗地讲,就是平常我们所考虑的“写什么”的问题。『投影展示』

试题详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投影展示』

试题详情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据说宋徽宗喜爱书画,为了选拔优秀的画家,有一次以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作为画题,请应试的画家作画。当时,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的是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他最终选中了这样一幅画:画的是翠楼上立着一位少女,倚栏沉思,她那鲜红的唇脂与大片绿树交相辉映,画面生气蓬勃,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幅画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真正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

画画有立意问题,写文章也有立意问题。“千古文章意为高”,话题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话题作文的立意,力求做到“稳中求新”。『展示课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