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135  211143  211149  211153  211159  211161  211165  211171  211173  211179  211185  211189  211191  211195  211201  211203  211209  211213  211215  211219  211221  211225  211227  211229  211230  211231  211233  211234  211235  211237  211239  211243  211245  211249  211251  211255  211261  211263  211269  211273  211275  211279  211285  211291  211293  211299  211303  211305  211311  211315  211321  211329  447090 

1.本文采用了西班牙独特的流浪汉小说的写法,幽默、讽刺、滑稽、夸张手法的广泛运用,是这部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塞万提斯善于把悲剧与喜剧、严肃与滑稽巧妙地结合起来,提示出堂吉诃德这一形象的错综复杂的品质:堂吉诃德越是把自己认作救世的英雄,就越落得个丑角的下场;他为人处世越严肃认真,就愈加显得滑稽荒唐;他的行为以喜剧情节开始,却往往以悲剧告终,令读者忍俊不禁,而在笑中又含着感慨、辛酸--这其中也蕴含着对封建专制的深刻批判。

2.塞万提斯还大量借用了骑士小说的描写叙述手段和那种装腔作势的语言,加以模拟、夸张并与现实社会作对比,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可笑对照。如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受封典礼本是非常神圣庄严的宗教仪式,但在这部小说中,受封仪式不是在任何重要的集会场所,却是在一个破旅店的马棚里进行。主持人不是有威望的神职人员,却是一位退隐下来的走江湖的流氓与骗子--旅店老板,而且他手里高擎的不是《圣经》,而是供给骡夫草料的账簿,而为堂吉诃德挂宝剑的竟然是旅店中的妓女!

试题详情

(1)堂吉诃德的形象彻底完成了作者赋予其打倒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的使命。

作者通过塑造堂吉诃德这一典型形象,通过描写堂吉诃德的荒唐行径,以及他屡屡碰壁、事事失败的遭遇,生动地说明了骑士的长矛、甲胄已经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作者利用堂吉诃德这一形象无情地嘲笑和抨击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指出它对人的毒害,从而给骑士小说以致命的打击。实际上,它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自《堂吉诃德》问世以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便销声匿迹了。

(2)堂吉诃德身上寄托了作者人文主义的理想,体现出了其时代意义。

《堂吉诃德》这部小说产生在“文艺复兴”这一新旧交替的转折时代里,它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作者把这些人文主义思想通过主人公堂吉诃德的行为、或借了他的口传达出来,也就是说,作者把这些人文主义思想灌注到主人公堂吉诃德身上了。

试题详情

(一)、人物形象分析

1. 堂吉•诃德

(1)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是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当时的西班牙社会上黑暗重重,鲁迅先生曾指出:“堂吉诃德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的是他的打法。”堂吉诃德一心要匡正这个社会,但却一厢情愿地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他无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枪匹马打抱不平当作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他大声疾呼:“不恢复骑士道的盛士是个大错。”

虽然他怀着满腔真诚,却总是四处碰壁,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为害,事事有魔法师捣乱,因此他到处不分青红皂白,对着臆想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乱劈乱刺,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其实他所做的那些荒唐可笑的蠢事,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动机:他攻打风车,自以为是与残害人类的巨魔作战;他释放了苦役犯,是为了反对奴役,给人自由;他攻击抬着圣母像求雨的游行队伍,是把他们当作抢劫美女的强盗……但由于他无法对现实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往往是事与愿违。他放走了苦役犯,苦役犯不但不感谢,反而恩将仇报,把他揶揄一番,毒打一顿,并抢走了他和桑丘的衣服。他从地主手中救下牧童安德列斯,刚一转身走开,地主又把牧童绑起,打得更狠,以致使牧童诅咒“天底下所有的游侠骑士”。尽管现实无情地嘲弄了堂吉诃德,但他却执迷不悟,不自量力,做事从不考虑方式方法,一味凭幻想蛮干下去,一次又一次落得可悲的结局,成了一个“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一个既可笑又可叹的人物。

然而,作者笔下的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无畏勇士。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消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见义勇为,从不胆怯退缩。他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张“一切东西都平等”,社会地位的尊卑是暂时的,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贵。他尊敬妇女,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他心地善良、幽默可亲,学识渊博。作者实际上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了这个人物身上。

堂吉诃德又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执着于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从不怕人们议论与讥笑,更不怕侮辱与打击,虽然四处碰壁,但却百折不悔,一片赤诚,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不愧为真理与正义的捍卫者。这个只身向旧世界挑战的孤单的骑士,虽然屡战屡败,却越战越勇,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在堂吉诃德表面的喜剧因素之下,实际隐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蕴。他对社会正义和人人平等的要求,在扼杀人的一切美好愿望的强大的封建黑暗势力下,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他以过时的、虚幻的骑士道来改造现实社会,更是一个时代的误会,完全不足为训。但他的进步思想,闪耀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他的失败,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堂吉诃德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他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戳。他跟比斯盖人进行恶战,跟杨维斯人进行搏斗;他为一个被曾经诱骗她的人无情抛弃的女人,而和抛弃她的人进行决斗;他甚至敢单枪匹马面对一头凶猛的狮子而毫无畏惧之心。

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2)桑丘•潘沙

桑丘•潘沙则是塞万提斯刻意安排的与堂吉诃德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角色。作者在描写他们的游侠生涯中,广泛地采用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反复强调他们从外形到性格上的某些特征,形成鲜明的对照。桑丘的表面愚钝配合与堂吉诃德的疯颠,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桑丘是一个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农民,由于家境贫寒,在堂吉诃德的劝诱下当了游侠的侍从,指望能通过游侠冒险生涯,做个海岛总督,他的驼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没有嫁妆的女儿说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农民的狭隘自私、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讲求实际、冷静与清醒的一面。他时时在提醒堂吉诃德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中来,在他眼里,风车不是巨大,就是风车;羊群不是大军,就是羊群。在堂吉诃德的每次冒险之前,桑丘总是要劝阻,而每次劝阻都毫无效果,而最终却总是证明桑丘的劝阻是正确的,这正好与堂吉诃德的狂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试题详情

2.故事梗概

堂吉诃德是一位富于幻想的理想主义战士。这位50来岁的穷乡绅虽然身体不太健壮,甚至还有些瘦弱,但他却沉迷于骑士小说,满脑子尽是些比武、打仗和恋爱之类的荒诞故事。他决心要恢复古代的骑士精神,于是便学着骑士的做法外出闯荡江湖。在第一次短暂而失败的单独出游后,堂吉诃德说服了老实的穷邻居桑丘做他的随从一同冒险,条件是有朝一日让桑丘做海岛总督。第一天,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了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桑丘说:“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就发财了。”尽管桑丘大喊这是风车,想阻拦他,但堂吉诃德脑子里却装满了各种妖魔鬼怪的东西,反而责备桑丘太胆小。他托着长枪冲着一架风车杀上去,并用长枪刺进了他认为是巨人胳膊的风车翼,这时,恰好刮起一阵风,转动的风车翼把他的长枪折成了几段,并将他连人带马地甩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好不容易从地上爬了起来。当晚,他们在林子里度过了倒霉的一夜。文本研习

试题详情

1.写作背景: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

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必须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在当时的西班牙文坛上,骑士小说泛滥成灾。这种小说结构千篇一律,情节荒诞离奇,都是虚构一个英勇无比的骑士,经历数不清的惊险遭遇,遇上说不清的爱情纠葛,为国王、为贵族去拼命,而最后总能大获全胜。宫廷和教会利用这种文学,鼓吹骑士的荣誉与骄傲,鼓励人们发扬骑士精神,维护封建统治,去建立世界霸权,而许多人也沉湎在这种小说中不能自拔。

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塞万提斯亲身体会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给西班牙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因为他憎恨骑士制度和美化这一制度的骑士文学。他要唤醒人们不再吸食这种麻醉人们的鸦片,从脱离现实的梦幻中解脱出来,他在《堂吉诃德》自序里斩钉截铁地宣称,这部书的创作意图就是“要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

塞万提斯在小说中故意模仿骑士传奇式的写法,描写了堂吉诃德带着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堂吉诃德》是一部辛辣的讽刺作品。它以其犀利的语言,亦庄亦谐的情节,鞭笞了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与迎合统治者需要的骑士文学,嘲笑了企图用打抱不平的方式来改造社会的空想,历史发展就如塞万提斯预期的那样,《堂吉诃德》的出版给了反动骑士文学以致命的重击,从此,西班牙再也没有出现过一部新的骑士传奇,当然,骑士文学的消亡主要是封建制度日趋崩溃,作为其观念形态的封建文学必然衰落的结果。

《堂吉诃德》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通过堂吉诃德主仆在西班牙大地游侠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社会生活画面,真实地反映了16、17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生活现实。在这部将近一百万字的作品中,共描写了近七百个形形色色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物,他们有贵族、僧侣、地主、市民、农民、士兵、演员、商人、理发师、牧羊人、强盗,等等。作者揭露了封建贵族的傲慢、自私、伪善、恶毒、残忍,以鄙视的口吻描写了封建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空虚无聊和庸俗自私。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经典名著。作者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本文选自其中一段非常有趣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故事。

试题详情

教学重点:分析堂•吉诃德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幽默、讽刺、滑稽、夸张手法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如果你是堂吉诃德的仆人桑丘,请你对你的主人堂吉诃德进行描述,要求刻画出一个和课文内容相符的人物。200字以上。

试题详情

(二)

白卷

小城最大的一家外资企业,最近准备招聘一名技术人员,许诺的条件是:月工资5000元,奖金除外,每年还可以到大洋彼岸风光一次。一时间报考者蜂拥而至。

骄阳如火。树上的叶儿蔫头耷脑。

高工坐在闷罐似的考场里,蒸腾的暑气加上燥热的心情,热汗淋漓,面对考题他并不怵,外文、专业技术类考题都答得十分圆满。惟有第二张考卷的两道怪题令他头疼:“你所在的企业或曾任职过的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技术秘密是什么?”

这类题对于曾在企业搞过技术的应考者并难。可高工手中的笔却始终高悬着,捏来攥去,迟迟落不下去。多年的职业道德在约束着他:厂里的数百名职工还在惨淡经营,我怎能为了自己的饭碗而砸大家的饭碗呢?

他心中似翻江倒海,毅然挥笔在考卷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高工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家里挪动着,进门后,妻子一再追问,他才道出了答题的全部苦衷。全家人默默无语。

正当高工连日奔波,另谋职业之际,石破天惊,外商独资企业发来了录用通知。高工技压群雄,白卷夺冠,众议纷纷,成为小城一大新闻。

11、文中“骄阳如火,树上的叶儿蔫头耷脑”属于什么描写?你认为这一描写有何作用?(4分)

12、高工在考卷上毅然写下了哪四个大字?请联系全文思考。(4分)

13、高工在妻子的一再追问下,才道出了答题的苦衷,你知道高工的苦衷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作答。(4分)

14、这篇小说除了成功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之外,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突出特点?(4分)

15、高工最后技压群雄,白卷夺冠,靠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5分)

试题详情

(一)

谎言

这是去年春节,在朋友聚会上听来的故事。

男甲和女乙,从南北两个不同的城市来到同一个城市,又同在一家商店的柜台前买东西,男甲无意中看见一只贼手伸向女乙的钱包,他毫不犹豫地擒住它。

“谢谢你。”临分别时,女乙信任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她是南方某杂志社的编辑。当女乙主动问起男甲的工作单位时,他脱口而出:“我在××报社工作。”

他撒了谎。直到后来他也说不清为什么撒谎。当时,他是××市一家书店的店员,只在市报发过一篇豆腐干文章。他说过谎话后就后悔了。他常常想起女乙目光中的真诚。

“她该不会认为我是个骗子吧?”他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冥冥之中他感觉还会见到她。他变得不愿外出,躲在家里苦读。两年后,市报公开招聘记者,他竟考取了。

上班的第一天,他给女乙写了封长信,并在信封里装入了刚刚印好的自己的第一张名片。他把信投进邮筒,仿佛投出了堵在心中的一块石头。

当晚,部主任请新来的记者们吃饭。踏进部主任新居,男甲愣住了。女主人竟是她。他们相视无言。

酒至半酣,一位同事透露了内情:“嫂夫人两年前写来几封信到报社,找一位叫××的家伙,谁知那小子是个骗子。再后来,她仍不甘心,借口出差来到报社,是部主任负责接待的,一来二去,他们很自然地恋爱了,结婚了。这段故事成了报社的一段佳话。”

男甲低首无语,他真想找条地缝儿……

告别的瞬间,与女乙擦身而过时,她对他轻声说:“你没有骗我,谢谢你。”

他醉了,醉得一塌糊涂。

6.男甲本是店员,为何说“我在××报社工作”?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4分)

7.“他脱口而出:‘我在××报社工作。’”这句话前用“脱口而出”修饰,有什么含义?(4分)

8.男甲撒谎后躲在家里苦读,最终考取了记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

9、小说开头一段“这是去年春节,在朋友聚会上听来的故事”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0.人们称小小说是“结尾的艺术”。这篇小说到男甲寄出信去,借此洗刷自己两年前说谎的过错,原本也是个不错的结局,但作者后面又加了一个尾巴。请你简要分析一下这个结尾的妙处。(5分)

试题详情

5.每课一图:看了《母爱》这幅图,你有何感想?请简单谈谈。(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