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275  211283  211289  211293  211299  211301  211305  211311  211313  211319  211325  211329  211331  211335  211341  211343  211349  211353  211355  211359  211361  211365  211367  211369  211370  211371  211373  211374  211375  211377  211379  211383  211385  211389  211391  211395  211401  211403  211409  211413  211415  211419  211425  211431  211433  211439  211443  211445  211451  211455  211461  211469  447090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⑷温故而知新(    )

⑸学而不思则罔(   )

⑹择其善者而从之(      )

试题详情

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4分)

试题详情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

试题详情

6.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三例,并加以解释。(3分)

试题详情

5.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5分)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试题详情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试题详情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       )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

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

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

⑹不知①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     )

⑺见贤思齐焉(齐:    )

⑻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

试题详情

2.填空:(5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试题详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语( ) 不亦乎( ) 不( ) 

( )  ( ) ( )

试题详情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