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303  211311  211317  211321  211327  211329  211333  211339  211341  211347  211353  211357  211359  211363  211369  211371  211377  211381  211383  211387  211389  211393  211395  211397  211398  211399  211401  211402  211403  211405  211407  211411  211413  211417  211419  211423  211429  211431  211437  211441  211443  211447  211453  211459  211461  211467  211471  211473  211479  211483  211489  211497  447090 

2、 价值观探究: 

提问:“光的折射现象为人类发展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明确:近几百年来,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的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见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扩大了我们的眼界。) 

(此环节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大胆的想象。) 

试题详情

1、 写作特色归纳: 

A、 思维严密,说理缜密 

B、 举例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C、 语言准确、简练 

试题详情

4、把课文中关于“海市蜃楼”的介绍和《物理》课本上关于“海市蜃楼”的介绍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文学性介绍和科学性介绍的不同。 

(此环节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辨析的能力) 

第三板块:归纳、总结 

试题详情

3、再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写①②两个例子是为了引出作者所要说明的对象,后面又写了④,④这个例子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明确:列举大家经常听到又未必了解的“海市蜃楼”成因的例子,是为了补充说明自己的判断的可信性,最终让人信服:落日不是圆的而是扁的。) 

试题详情

2、 辨别4个例子之间的关系。 

提问:请你联系问文题,思考上述4和内容,说说哪个是课文的重点?它们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明确:③是文章的重点,是课文的中心。①②④是为了更透彻的理解③而举的例子;③是课文的说明对象。①②④是举例说明,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试题详情

1、 齐声朗读第二部分 

试题详情

4、集中交流,共同归纳出第二部分的内容。 

板书:①落日扁。亲眼见。 

②筷入水,“折”两段 

③光线曲,落日扁 

④“蜃楼”景,曲线“祸” 

第二板块:探究、辨析 

试题详情

3、分四人小组讨论,在小组内复述第二部分的内容。要把这部分列举的4个例子尽可能概括清楚。 

试题详情

19. 请从生活中举出一个“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符合科学道理”的事例,并加以说明。(4分)

试题详情

18. 本文的开头结尾为什么要引用、评论王维的诗句?(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