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499  211507  211513  211517  211523  211525  211529  211535  211537  211543  211549  211553  211555  211559  211565  211567  211573  211577  211579  211583  211585  211589  211591  211593  211594  211595  211597  211598  211599  211601  211603  211607  211609  211613  211615  211619  211625  211627  211633  211637  211639  211643  211649  211655  211657  211663  211667  211669  211675  211679  211685  211693  447090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试题详情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试题详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试题详情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试题详情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试题详情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试题详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 作:发作

D.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试题详情

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委而之(放弃)     而后(了解)          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   (国家)     空其身(资财缺乏)       得多助(道德)

C于市  (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助之至(少)

D民   (限制)     天下(威慑)          人恒(过失)  

试题详情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试题详情

3、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