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释下列词语。
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巧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狼jí( ) 深suì( ) 幼zhì( ) 混xiáo( ) 精巧绝lún( ) 美味佳yáo( )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咫尺( ) 蓬蒿( ) 萌芽( ) 鲲鹏( )
斥 ( ) 相形见绌( )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1.Y„n ho k‘n p†ng jŠ j‹ng zh‹ y‚o xi‚o zhŒ 2.(1)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形容太狂妄。 (2)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色上。 (3)尔尔,如此,这样。不过这样。 (4)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3.D 4.波澜壮阔的大海.涓涓的细流高贵典雅的钻石朴实无华的泥土5.要使用歉语并答出原因。 6.③②①④⑥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答: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3.文中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答: 4.根据文意,概括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 答: |
⑤
2. 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而当它出现时,你总是深深为之陶醉。譬如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时,蓦然见到一株灿然zhàn( )放的梅花;譬如在乌云弥漫时,一缕耀眼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的缝隙照亮地面;譬如早晨从奇妙的梦中醒来,发现惊醒你的是窗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唱歌;譬如
。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萧瑟( ) zhàn( )放
⑵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诗意”一词的理解。
⑶结合语境,填出文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句子。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_____句的后面。
·仿句仿段·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尖子平台]
3.第⑤句应补出的词语是________;应放在_______。
2.第③句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_____
____;应改为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