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623  211631  211637  211641  211647  211649  211653  211659  211661  211667  211673  211677  211679  211683  211689  211691  211697  211701  211703  211707  211709  211713  211715  211717  211718  211719  211721  211722  211723  211725  211727  211731  211733  211737  211739  211743  211749  211751  211757  211761  211763  211767  211773  211779  211781  211787  211791  211793  211799  211803  211809  211817  447090 

1、了解本文所讲的科学知识及道理,激发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试题详情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望"的内容是"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③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试题详情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概括上阕内容的句子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②能概括全词内容的句子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黄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黄河的上游下游。

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说必须在天睛时,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色。 

试题详情

18.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这18个小题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起过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跃气氛作用,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通过连环追问导读方式,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了,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怎样在此时趁热打铁,再给予重锤强化?

 第六步、赏析全词 播放《沁园春 雪》VCD片,旨在通过视听感观共同作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积累,从主客观方面同时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学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课堂教学达于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反馈越及时越好。我推出2道"反馈检测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两道题围绕着教学目的设置8个选择支项,检查学生教学目标掌握情况。同时,考虑到初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注意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一题要求选出正确项,一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最后一步,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这是用教学中以读促写,把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点作法。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景: 江山多娇 (望)

 评: 古代帝王 (惜)

 颂: 人民大众 (主旨)

正音材料:

 沁园春(qìn)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数风流人物(shǔ) 素裹(guǒ)

反馈材料:

试题详情

17.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 (插入学生诵读下阕1分钟) 

试题详情

16.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板书"主旨")

试题详情

15.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板书"人民大众")

试题详情

14.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 (板书"颂")

试题详情

13.(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试题详情

12.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 (惜)(板书"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