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诚
例句 |
出处 |
意义 |
帝感其诚 |
《列子·愚公移山》 |
诚心、诚意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 |
确实、的确 |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表假设,如果、果真 |
2.孰
例句 |
出处 |
意义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三国志·隆中对》 |
代词,“谁” |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士者?非兹潭也欤? |
《钴姆潭溪小丘记》 |
代词“什么”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同“熟”“仔细” |
(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指导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朝
例句 |
出处 |
意义 |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上朝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朝拜 |
于是入朝见威王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朝廷 |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
《封建论》 |
早晨(zhaō) |
5.检查背诵情况(略)
4.提问:邹忌是如何劝说齐威王纳谏的?
明确:邹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齐威王欣然接受讽谏。
3.提问:“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谁之口?
明确:出自齐威王之口。
2.提问:《战国策》所记述的史实起止于何时?
明确:《战国策》所记述的史实上起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下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二百四十五年的历史。
1.请三位同学将下列字词写在黑板上:昳丽 窥镜 孰 弗如远甚 暮寝 期年 谤讥
2.梳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