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1920  211928  211934  211938  211944  211946  211950  211956  211958  211964  211970  211974  211976  211980  211986  211988  211994  211998  212000  212004  212006  212010  212012  212014  212015  212016  212018  212019  212020  212022  212024  212028  212030  212034  212036  212040  212046  212048  212054  212058  212060  212064  212070  212076  212078  212084  212088  212090  212096  212100  212106  212114  447090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感触的一句话,并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罗布泊,‘泊’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啊!”(反复朗读,读出痛惜之情。)强调了“三点水”:罗布泊之所以得名,和“三点水”有关,它的繁荣美丽,和“三点水”有关,它的荒凉恐怖,和“三点水”的消失有关。强调了“三点水”,就突出了作者的痛心疾首!

试题详情

1、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个怎样的地方,并说说你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触。

罗布泊过去是水草丰美的湖泊,如今却是可怕死寂的沙漠,正如文章的标题--消逝的仙湖。感触:痛心、遗憾、惋惜、愤慨等等。

展示图片: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

试题详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楼兰这个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揭开它的谜底,一睹它的真面目。

试题详情

如果你是世纪老人,你该如何向人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教师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要有情调,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4)从20岁-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5)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6)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学生思考,并行成文字。

教学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告诉了人们曾经美丽的如仙湖般的罗布泊因为改道和人们的“四盲”最终变成了沙漠,所以我在此文的教学中,自始至终注重语文教学中环境意识的培养。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很多学生都有乱丢乱扔的习惯,他们的环保意识不够。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观看罗布泊的命运的图片,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变化之大,美丽的仙湖竟然真的被破坏成沙漠,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教学时,我更多地考虑营造课堂气氛,感受资料的触动、抒情语句的感染。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振动,让我们一起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课堂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月牙泉》歌曲的播放.

在实施课堂过程中,我为了让课堂更精彩,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首田震演唱的《月牙泉》。歌曲优美动听,又与环保有关,课堂上播放时的效果很好。,学生被田震的歌声都打动了。其实,在课堂设计的时候我并没有这个步骤,但在备课已经一切就绪的情况下,随手翻看了一下《语文探究之旅》,竟发现书上有一首《月牙泉》的歌词。月牙泉,一个美丽的地方,如今也因为人为的原因大有干涸之势,这不正和课文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吗?还有这样的歌曲?我何不将这首歌带进语文课堂呢?而且这首歌是著名歌星田震唱的,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灵感一现,立马在网上下载了歌曲。听课的那一天,我按照我的构思有条不紊讲下来,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进行了课外延伸,在延伸到月牙泉的时候,我让学生听了这首动听的《月牙泉》,课堂效果好极了,学生听得都陶醉了,会唱的也跟着唱起来了。课后,我在想:原来,语文课堂上放一放歌曲会有这么好的效果,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后来,我在想一课堂的精彩处可能不是你的精心构思处,相反可能是老师的随手一翻,随耳一听,随眼一看,随机一变之后的灵感上。

自评

新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初中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参与性活动理解知识,体验课程;要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围,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或启发学生思考、讲述教材外的相关知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主要是写了罗布泊的现在(神秘、荒凉)、过去(生命的绿洲)、消逝的原因(塔里木河干涸),文章最后提出“救救青海湖”。在处理教材时,我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通过学习教材,了解罗布泊的变化史,学习报告文学的写作特点。但仅仅掌握教材还不够,还要“走出教材”,于是我让学生收集了青海湖、月牙泉的相关资料,但我的延伸不够,尤其体现在没有让学生畅谈我们猇亭的环境问题。没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知识,结合本地的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进而转化为保护我们身边自然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语文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象、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也是新课标下的一个指导思想,但我在课堂上,把时间过多的花在讨论作者的感情上了,其实作者的感情是很明显的,八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就能把握,但我在这个上面驾驭的时间过长,致使后面让学生来出出环保金点子已没有时间了,其实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畅谈。

试题详情

师: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吴刚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做了一系列地工作,这其实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了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又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生:全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师: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他的这种忧患意识的?

(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作者首先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比如课文前四段就把罗布泊的今昔进行了对比,从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你看的很准,文章在课文开头就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让我们很快就能感受到罗布泊的变化之大。

生:作者还采用了排比的手法来表现他的心情,比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师:对,你能不能给我们把这个排比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通过他的朗读,让我们确实听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其实象这样的排比在我们的课文中还有。

生: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是的。

师 :对,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全班齐读)

师;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他的忧患意识?

生:作者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表明自己的忧患意识。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一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师:你想一想这些数据作者是怎样得来的?

生:可能是查资料吧。

师:作者之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资料正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

生:还有拟人的手法。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果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时:说的可真好!

生:除了以上同学说到的方法以外,我认为作者还在文章中用了一些直接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如: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

(学生朗读,并相互交流)

师:大家分析的很好,作者为了表现自己内心的痛惜之情,用到了对比、排比、列数据、拟人、直抒胸臆等一系列的方法,文章之所以为了达到强烈的这种表达效果,其实是为了号召我们所有的人去关注我们的自然、爱护我们的自然。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自然仍有人类在破坏着它们,课文中举到的青海湖、月牙泉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请大家将你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

师:大家收集的资料很好,特别是孙小敏同学收集的月牙泉的图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啊!可惜的是美丽的月牙泉大有干涸之势,实属可惜。著名歌星田震就曾唱过一首动听的歌《月牙泉》,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月牙泉》歌曲)

师:听了田震的《月牙泉》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畅谈)

师:同学们,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天我们喝的还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很可能喝的就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所以关注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迫在眉睫。

试题详情

2、学生读完课文后,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

明确: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树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惧。罗布泊的消逝是因为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教师总结: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试题详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今昔罗布泊的句子和段落,并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片沙漠。

试题详情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可由投影显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西北地区地图”“茫茫大戈壁”“青海湖”“月牙泉”“探险乐园罗布泊”“沙漠风光图”等。

试题详情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颜色,这是沙漠的标志,而地名却叫“罗布泊”。“泊”就是湖泊,罗布泊原本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荒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请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

试题详情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假如家园没了,那我们就无家可归了。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请理性回归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我们坚信: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