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严密;同时,也运用适度,恰到好处,不喧宾夺主。
当然,也有着不少遗憾:
4、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严谨、合理,从整体上看,正符合“认知――品味――探究――迁移”的学习规律。
3、教师用尊重、真诚、欣赏、倾听以及自身的亲和力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兼顾。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学到了切切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比喻句的运用,锻炼了概括、探究、质疑、表达等语文能力与素养,掌握了利用词典和联系上下文探求词义的学习方法,体会到了勇敢质疑的可贵与快乐,了解了美的真谛,陶冶了情操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可以说,这些,都落到了实处,而绝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师: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次感悟美的真谛,铭记住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格言警句。
(生齐读课文。教师请几位同学当堂背出几句较简单的句子,并加以鼓励)
(设计意图: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到语文课堂,正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一声召唤。因为只有在饱含感情的读书声中,学生对文章语句的涵泳、主旨的把握、情感的体悟才能真正达到更高境界。同时,背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妙词佳语、格言警句、经典诗文不妨都让学生背上一背。其实,学生背书的过程就是“牛吃草”的过程,或许背的过程中无法完全吸收,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学生日后的学习储备了足够的可供“反刍”的养料。)
(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教师范读课文并介绍作者。学生听读、讨论、合作解决。)
师: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句子,也谈了不少感受。可是,我想知道,你们对课文有不明白、有疑问或者干脆是有异议的地方吗?
(立即有学生回答“有”,并举手)
师:看来我这个问题是正中某些同学的下怀啊。
生13:我觉得第二段的前后语意自相矛盾。前面说“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可后面却又说“但这话也不全对”,还举了一大堆例子证明,这是很明显的语病。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这样写,老师肯定会在旁边批上“前后矛盾”的。
(其他同学、听课教师笑)
师:很有道理。我觉得我改到这样的作文一定也会这么批。可这是培根写的,我不能,可能也不敢这么批。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14:我对结尾一句不赞同。结尾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么说,那些不具备外在美的人岂不是永远也做不到真正的美了吗?
师:嗯。你的眼睛真犀利,读书也很深入。看来同学们还真对作者有不少异议。这样,我想再为大家把文章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进一步揣摩这些让你感到不解的语句,看是否能消除一些疑问。
(师配乐范读;读完后让学生互相讨论、解疑)
师:你们刚才的疑问解决了吗?(生摇头)还在怀疑啊。那我想提醒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正在怀疑的培根是什么人吗?
生:(齐读课文注释)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师:再来看大屏幕,了解更详细一些的培根的情况。
(课件展示)
|
师:了解了培根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始祖”,大家还敢怀疑他吗?
生:(响亮地齐声答)敢――
师:谁再来说说看?
生15: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培根是个伟人,就不敢怀疑他了,而去全盘接受他的所有学说,甚至连他的病句都说成是佳句、格言,那样就显得我们太无知、太弱智也太虚伪了。
生16: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培根再伟大也好,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不敢怀疑他的呢?而且我觉得,倘若培根知道我们怀疑他,一定也会高兴的,因为我相信他也正是由于敢于怀疑权威才取得如此成就的吧。
(全场鼓掌)
师:说得好!真是“后生可畏”!今天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最为难能可贵的怀疑的精神,也看到了科学的未来和希望。老师要向你们学习。因为,其实老师也对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迷惑不解,但我先前不如你们敢于向权威质疑,只好找了两个牵强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算替伟人开脱。你们也来看一下,能否权且接受。先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
|
师:这另一个解释便是由于这是一篇翻译作品,由于年代、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同学们,这两个解释,你们能接受吗?
(学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设计意图:怀疑是建立一切新学问的基础。爱因斯坦也曾说:“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否会疑、是否敢疑正是他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最佳体现,而现在的学生似乎都已习惯于从老师、书本这些“权威”那里照单全收式地接受知识,“疑”的精神、“疑”的能力正在从他们身上消失。因此,若抓住伟人语言中的疏漏对学生进行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一定会给学生极大的、甚至是顿悟式的启发。)
(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认识。)
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请同学们再一次深入研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仔细品析玩味,从中探寻美的真谛。这一次希望同学们进行默读。
(课件展示)
|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察看学生的默读情况。)
(设计意图:要想真正领悟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一两遍的朗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静下心进行潜心研读,即抓住文中的个别词句深入揣摩感悟,考查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这样才能谈得上对文中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把你最喜欢的文中的一句话找出来,然后和大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怎样的美的真谛。
生7: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美并不是固定的哪一种形式或规范,而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师: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8:我喜欢这一句:“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我认为,真正的美是无声的美,是需要用心去聆听的。
师:多美的语言。“真正的美是用心去聆听的”,这样美的语句,不仅用心能听到,我的耳朵也有幸听到了。
生9:我喜欢的一句是“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美的难得,不但要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这样的美才能持久,这样的人也才是个完美的人。而外在的美只是暂时的,难以保持。
生10:我喜欢的一句是“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为在生活中,做到有美德不算太难,可要做到用朴素的背景去衬托自己的美德就不容易了。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去夸赞、宣扬甚至炒作自己的美德,把它装饰得光芒四射,这就必然使得他的美德大打折扣。
师:说得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和刚才那位同学找的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而把外在美的不易保持和美德的越朴素就越华丽这种特点表现得明白生动呢?
生10:比喻。
师:对,这就是比喻句的妙用。那你能否试着也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外在美和美德。
生10:(思索片刻)外在美像天上的流云,一阵风就把它吹散了。美德仿佛青松,风雪越大就越苍翠。
生11:外在美像河水,“逝者如斯夫”。
生12:美德像醇酒,时间越久越香甜。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探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真正改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极好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亦即“说”的能力。当然,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还要注重加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肯定、点拨和激励,这样也就做到了平等交流、师生互动。另外,抓住学生找出的含有比喻句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运用比喻句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实践、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请学生说说家乡之美,并引出疑问:什么是美?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美?)
师:作为一名初来安庆的外地人,我深切感受到这座历史悠久而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古城之美:古朴典雅的小街很美,宽阔热闹的马路很美,枝繁叶茂的树木也很美。不过,我对安庆之美的了解仅限于此。同学们,你们能再给我介绍一二吗?
(学生兴致很高,立即就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1:安庆的炒货远近闻名,您一定要尝尝,味道好极了。
生2: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名气虽不如黄山,但我觉得它的山势雄奇、景色秀美一点也不逊色于黄山。
师:听得出来,你很爱自己的家乡。上完课,我一定去踏访这座“山势雄奇、景色秀美”的天柱山。
生3:老师您来安庆时过长江了吗?
师:老师从北方来,没有过长江。
生3:那老师您一定得到长江边去看一看。宽阔浩渺的中国第一大河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而且我建议您在日落时去看,那种震人心魄的美真是――我就不说了,您自己去看吧。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个特别善于发现和享受生活之美的孩子。我也一定会去看看夕阳中的长江,去领略那一种“震人心魄”的美的。
其实,听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看着你们灿烂而自信的笑容,感受着你们蓬勃的活力,我倒觉得,安庆不仅山美、水美,人也美,安庆的中学生更美。或许有同学会犯嘀咕:老师您别瞎奉承人了,我长相那么普通,穿的也很一般,又美在哪儿呢?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美》,看看从中能否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课件展示及板书课题与作者:《论美》 弗兰西斯•培根)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导入,不仅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符合本课内容所要求的学习情境以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由于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又是一个外地人,师生之间的交流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消除地域差别而致的陌生感。我恰恰利用了这一点,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之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又能将话题定位在“美”上,进而巧妙地转而讨论“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在学生踊跃的参与和精彩的发言中,师生之间的隔膜消失了,距离拉近了,沟通渠道也建立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探寻美的真谛的学习情境也得以顺利创设。
回到自己所任教的学校与班级后,我则把开头的问题改成了:“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儿呢?”也收到了同样良好的效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