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2018  212026  212032  212036  212042  212044  212048  212054  212056  212062  212068  212072  212074  212078  212084  212086  212092  212096  212098  212102  212104  212108  212110  212112  212113  212114  212116  212117  212118  212120  212122  212126  212128  212132  212134  212138  212144  212146  212152  212156  212158  212162  212168  212174  212176  212182  212186  212188  212194  212198  212204  212212  447090 

(一)、设计思路

    《人琴俱亡》这篇课文被安排在亲情单元,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学了两篇分别表现父子情深和母子情深的文章了。(〈背影〉和〈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来表现手足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感受作品的真情。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定下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感受手足之情。

试题详情

拓展思维: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

(要求学生注意总结)

  。

试题详情

3.王曰:“何坐?”

试题详情

2.王曰:“何为者也?”

试题详情

课文内容结构

           俱病笃     子敬先亡

        人亡

             问左右     奔丧不哭

手足情深

人琴俱亡取        琴弹      不调掷地

        琴亡

              恸绝久     月余亦卒

在此结构之中,小说的雏形依稀可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业已具备。叙事较为完整,情节波荡起伏,首尾呼应,实为一佳作。在整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试背文章,完成大纲要求。

2、语法现象:宾语前置

如:以都不闻消息?(

注意: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在前文有:1.吾欲辱之,何以也?

试题详情

3、子猷对弟弟有深厚的情谊,但弟弟死后他一开始并没有哭,这是为什么?你能从语段二之中找到答案吗?

(教师通过对此题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词表达对死者无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

试题详情

2、在语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请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个性的语句体会子猷的形象,并说一说这些语句与语段二之中哪些语句相照应。

试题详情

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两个语段之中都有反映

试题详情

3、原文:便径入坐灵床上。

翻译:(子猷)从小路上走向灵床。

改错:(子猷)径直坐在灵床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