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4分)
①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都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
③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
④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
4.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6分)
①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②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③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
④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⑤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子宏儿。( )
⑥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
3.根据课文填空。(12分)
①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 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 就在竹匾下了。
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 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 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 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 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从此没有再见面。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活圆实 絮絮叨叨 寒噤 B.松松爽爽 化险为夷 恣势
C.细脚伶仃 面黄肌瘦 惶惑 D.无缘无故 睡眼朦胧 辗转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我”的孤独与绝望
从作品的整个情节结构来看,“我”是个正在寻求新路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在回乡搬家的过程中,看到了破败不堪的“故乡”景象,见到了令人吃惊的人事变化,以致产生了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感。而这些情感,作者基本上是通过对“我”的心理活动的剖析直接抒发出来的。例如,小说第一部分,在描写了故乡萧索破败的景象之后,紧接着几段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直接抒发了“我”对“故乡”既怀念又失望的忧伤情感:“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再如小说的第二部分,当怪摸怪样的杨二嫂站在“我”面前怪腔怪调地唠叨时,“我”便产生了“愕然”和“惶恐”的感受,当木偶似的中年闰土站在“我”面前一声声叫“我”“老爷”时,“我”的内心便有了寒颤的感受和可悲的念头。尤其是第三部分,当“我”历经“故乡”见闻,离别“故乡”时,作者更是通过“我”连续几段的内心独白,充分抒发了“我”离别“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由于伴随着“故乡”经济的衰败,引起了“故乡”人精神上的巨大蜕变,有些聪明狡狯的人,正象杨二嫂一样变得更加自私、更加刻薄、更加没有人情味和道德心,而另外有些老实愚笨的人,就象闰土一样变得更加衰老、更加贫穷、更加麻木和迟钝;而且眼前所有这些人都跟“我”产生了极大的隔膜,彼此思想感情无法沟通;因此“我”不仅觉得社会十分黑暗,而且感到自己无比孤独,仿佛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由于现实“故乡”的景象是那样的破败、黑暗,现实“故乡”的人是那样的令人气闷和悲哀,所以“我”对他不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是“故乡”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在那里,曾经有过“我”童年美好的梦想,有过象少年闰土那样纯朴、热情、活泼、勇敢的童年挚友,所以“我”无法对他毫无挂念;但是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只有希望“故乡”有个美好的未来,未来的“故乡”是个幸福的家园,在那里,“故乡”的人们都过上了新的生活--他们无须辛苦辗转,不再辛苦麻木,不用辛苦恣睢,彼此之间自由平等,感情相通,不再隔膜;然而,对照现实,这样的希望简直是个幻想,所以“我”想到希望又忽然感到害怕起来,以至拿自己的希望同闰土崇拜偶像作比较,说明这两者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我”的愿望比闰土的愿望显得还要茫远而不可捉摸。虽然如此,但无论如何“我”又不甘心希望的破灭,所以最后便这样安慰自己:“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显然,此时此刻的“我”已经深深地陷入悲观绝望之中,并切实体会到自己个人力量的薄弱,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更多后来人的努力。
从以上这些曲折的内心话语分析可以看出,“我”当时离别“故乡”的心情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孤独,何等的绝望。“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孤独与绝望离开了“故乡”到异地谋生,去寻找新生活的道路。由于《故乡》的主要情节是鲁迅先生根据两年前回故乡绍兴搬家到北京定居的亲身经历加工而成的,因此小说中“我”的身份明显带有作者的身影,那么小说中“我”的孤独与绝望的思想情感也就集中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
简短的结论:
文章不是无情物,鲁迅的《故乡》更是他内心多年积郁的思想情感的喷发之著。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乡》的情感主题是真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实破败“故乡”的失望和不满,对未来美好“故乡”的无比向往。(2)对自私、刻薄、毫无道德心的狡狯之人的厌恶和痛恨;对贫穷落后、麻木迟钝的老实人的同情和悲哀。(3)对造成人与人之间可怕的精神隔膜的封建礼教专制表示气闷和愤懑;对自己精神上的孤独处境则表示沉痛和忧伤。(4)对创造新生活的道路感到绝望和对未来的“故乡”寄托着茫远的希望。总之,《故乡》一文倾注着作者鲁迅对“故乡”的痛恨、忧伤、孤独、绝望,以及在绝望中寄托美好希望的思想情感,即“绝望中的希望”。至于“故乡”到底有何所指,作者虽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从《故乡》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文本中所渗透的思想情感来推测,“故乡”应该象征着令人失望的旧中国社会,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地方。
参考文献注释:
①⑦参考张利民的《故乡》说课稿,顾存根等主编的《初中语文说课稿》宁波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51页,52页。
②黄世瑜的《文学理论新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55页。
③⑥参考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一章至第六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1-49)页,(52-53)页。
④⑨王富仁的《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丽主编的《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16页,10页。
⑤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24页。
⑧钱钟书《诗可以怨》,《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发行,200 1年 1月北京第1 版,135页。
作者:温新成
地址:浙江省平阳县敖江七中
邮编:325401
电话:(0577)63690630
2、 闰土的衰变
闰土的衰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自身的衰老、麻木和他同“我”之间关系的疏离与隔膜。
在他自身方面。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纯朴勇敢的少年英雄--脸圆圆的,略带紫色,手圆实的,红润灵活;雪天捕鸟,海边拾贝,月夜看瓜;说话干脆利落、滔滔不绝。而今二十年后的闰土则是一个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的木偶人--灰黄的脸上布满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手粗糙、干裂,活像松树皮;头上戴着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说完话的神态是只摇头,然后沉默,仿佛石像一般。这些变化固然跟岁月的流逝有关,但更主要是由于生活的沉重负担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的,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在闰土和“我”的关系方面。二十年前的少年闰土和“我”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什么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西瓜的危险经历”等等稀奇的事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那时他还叫“我”迅哥儿,可见少年闰土和“我”的关系是亲密的,没有丝毫隔阂。然而二十年后,中年的闰土见了我,便态度恭敬起来,分明叫“我”为“老爷”,接着还一连叫了“我”四声 “老爷”,还说以前叫“我”迅哥儿是因为不懂事。这说明中年闰土已经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他不再把“我”看作是无所不谈的童年挚友,而是把“我”放到了他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敬而远之了,当然,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我”面前也便无法倾诉了。⑨因此他在我面前说话也变得格外小心,以至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生怕说错了会有什么麻烦似的。可见中年闰土和“我”之间的思想情感已经不能得到正常的沟通了,彼此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无情的岁月,沉重的生活负担,残酷的封建势力竟然把一个活生生的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迟钝的木偶人;罪恶的封建礼教专制又把一对纯洁友好的朋友活生生地拉扯开来,成了彼此不能交流、、无法融合的两个分离世界。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叫“我”感到气闷,感到悲哀,而这种“气闷”和“悲哀”也正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渗透的真实情感。
㈠从景物描写来看《故乡》的情感主题。
《故乡》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一、是在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一开始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极其阴冷昏暗又十分破败荒凉的故乡画面--深冬时节,天气阴晦又严寒,刮着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几个村庄萧索且荒凉,没有一些活气象。这是一个多么死气沉沉的现实“故乡”的社会图景。二、是在第十二段。当母亲谈起闰土时,作者便通过“我”的回忆为读者闪现了一幅儿时“故乡”的神异图画--天空深蓝,圆月金黄,海边沙地宽广,西瓜碧绿,一望无际,少年闰土手拿钢叉,英俊潇洒,令人神往。这是一个多么明朗、神采、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世外桃源。三、是在文章末段。作者通过对“我”离别“故乡”时的几段内心独白描写之后,再度为读者展现了儿时“故乡”的美景--眼前是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便是“我”历经“故乡”见闻和感受之后在想象中产生的未来“故乡”的画面,这个画面跟回忆中儿时“故乡”的神异图画是一样的美丽动人,所不同的是,这个画面比儿时画面多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也就添了一种虚幻的感觉。近代著名的文艺美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故乡》中这三处景物描写,有意将阴冷昏暗、破败荒凉的现实“故乡”,明朗神采、富有诗意的儿时“故乡”,以及朦胧虚幻的未来“故乡”形成三维比较,显然渗透着作者对现实“故乡”的极度不满,对儿时“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未来“故乡”的十分虚妄的复杂情感。
㈡从人物刻画来看《故乡》的情感主题
《故乡》一文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杨二嫂、闰土和“我”
1、 杨二嫂的堕落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人们称她是“豆腐西施”,可见她当时年轻貌美。她也正是利用自己这一优点,并在脸上擦着白粉招徕顾客。按现在的说法,杨二嫂便是个具有“美女经济”头脑的乡镇妇女。虽然在当时,“美女经济”并不值得提倡,但是杨二嫂毕竟能靠自己的豆腐店买卖来谋生,因此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后出现在眼前的杨二嫂竟然是个怪模怪样的“圆规”形象:突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画图仪器里的圆规。或许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民的购买力下降;或许是由于岁月沧桑,杨二嫂的容颜衰退,以至失去了吸引顾客的能力;这一切都使得她的豆腐店买卖处于倒闭状态,因此她就越过越穷,以至脸上和身体各部肌肉变得瘦削不堪,才出现了“圆规”的模样。然而这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她摆着架势和“我”唠叨着的那些怪腔怪调的话语,着实令人感到吃惊: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从这些怪腔怪调的话语看来,她此来的目的无非是想从“我”这里捞到一点好处。但是,由于多年的不见,她对“我”的生活状况并不了解,她也不想了解“我”的生活状况,她所关心的只是她自己的“物质利益”,可见她很自私,对别人毫不关心。她说“我” 贵人眼高,说“我”放了道台,有了三房姨太太,这些话纯粹是她根据自己的想象信口胡编的,可见她还很尖刻、泼辣。而当“我”沉默,她什么也没捞着时,便怒骂“我”一毫不肯放松,并且愤愤地回转身,顺手把我母亲的一幅手套拿走了,可见她不但尖刻、泼辣,没有人情味,还染上了小偷小摸、明抢暗拿的恶习。
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是没法生存的,但如果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生活就会为世人所不齿。杨二嫂正是由于生活的穷困而引起了精神上的蜕变,变得自私、刻薄,又毫无人情味,甚至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干出了为世人所不齿的行为。杨二嫂这种精神上的堕落怎么不叫我感到心寒呢?
小说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从杨二嫂这个典型人物来看,在旧中国农村,由于社会经济日益衰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穷困,一些人也正象杨二嫂那样引起了精神上的蜕变,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刻薄,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越来越没有道德心。因此,作者在《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由原先的“豆腐西施”到眼前的“堕落圆规”的蜕变,自然渗透着对那些因物质穷困而导致精神上堕落的人们的厌恶和憎恨的思想情感。
“文章的主题是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孕育而成的,它离不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和认识……”②《故乡》的情感主题也一样,不可能是作者头脑中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他在曲折的生平体验中,在长期漂泊的痛苦思考中酝酿的结果。
那么,作者在创作《故乡》之前的生平经历如何?他有着怎样的情感积累呢?下面根据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作简要介绍:
作者鲁迅出生于绍兴城内一个姓周的富贵大家庭,小时候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但自13岁起,他家遭受了两次重大的打击:先是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再者是次年父亲周伯宜突然重病不起。从此,他家急剧衰败以至贫困。在这期间,他饱受了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一是当铺、药房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指点点和讥笑;三是亲戚本家的“变脸”以至欺侮。
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所以鲁迅决计要离开家乡。不久,他离开绍兴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转到南京矿路学堂,可是他在南京却受到满族人的歧视。三年后,他东渡日本留学。可是在日本,作为弱国的留学生,他也处处受到日本青年的欺侮;尤其是在仙台学医时,考试成绩中等,便有同学以为他是得了老师的暗中的帮助,托辞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
七年后,鲁迅结束留学生涯回到杭州、绍兴等地任教。然而,当他在绍兴师范学堂当校长时,却又遭到了种种的排挤和非难。
1912年,由于蔡元培的邀请,鲁迅去南京教育部当了佥事。同年五月,他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住进绍兴会馆。可是,在北京教育部任职期间,由于北洋军阀内部各派系间斗争激烈,他便深感政局动荡不安和官场的压迫;尤其是蔡元培辞职后,新任教育部长视他为蔡党,想方设法要将他赶出教育部,以致他后来只好通过业余抄古碑的方式来避祸,一抄就抄了六年。③
……
纵观鲁迅生平,自从他13岁起至1921年创作《故乡》前夕,无论是在绍兴还是在南京,在日本还是在北京,他都深深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与冷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生存空间的狭小。世界之大,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鲁迅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存的基根――精神的“家园”,找不到归宿。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何等的痛苦。然而可贵的是,鲁迅并没有把这种痛苦局限于自身,而是把它跟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他透过自身,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④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⑤,决心要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寻求救国的良药。回国后,经过多年的生活磨难,他虽然看到了中国封建礼教制度禁锢的深严,深信中国社会犹如铁屋子一般是万难打破的,但是,由于不甘心命运的失败,不甘心社会保持对自己的胜利,因此他在1918年终于接受了钱玄同和陈独秀的怂恿,投身新文化运动,开始向《新青年》投稿。⑥此时,他思想上虽然是矛盾的,但理念上却依然希望通过“呐喊”唤醒民众,达到拯救中国社会、开创理想新生活道路的目的。
然而,在1919年12月,当他离京赴绍兴老家接家属到北京定居期间,回乡的见闻曾使他大大失望了。他亲眼目睹了故乡的破败不堪的景象,了解到农民生活极度贫困的状况,同时深感故乡人精神面貌蜕变之快:有的变得刻薄又自私,有的变得麻木又迟钝;所有的人都显得那么的陌生,“就连小时候的好朋友章运水也同他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隔膜”⑦。触景生情,他觉得社会仿佛正在倒退,辛亥革命非但没有给社会带来任何新的气象,反而使社会变得更加糟糕了,使人民的精神变得更加恶劣了。这就使他原先的启蒙思想、变革社会的理想一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于是,他便陷入了悲观绝望的痛苦之中。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⑧那么鲁迅也正是经历了长期的巨痛和艰难,心中渐渐酝酿了创作《故乡》的主题情感,那就是对现实破败“故乡”的无比绝望,对未来美好“故乡”的无比向往的思想情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