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2384  212392  212398  212402  212408  212410  212414  212420  212422  212428  212434  212438  212440  212444  212450  212452  212458  212462  212464  212468  212470  212474  212476  212478  212479  212480  212482  212483  212484  212486  212488  212492  212494  212498  212500  212504  212510  212512  212518  212522  212524  212528  212534  212540  212542  212548  212552  212554  212560  212564  212570  212578  447090 

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这也是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我们的课文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5分钟左右)

试题详情

展示题目:合欢树(附图)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试题详情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活动: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然科学书籍或网络,了解原子、质子、中子等科学概念;收集科学家敢于怀疑、探索新知的例子)

师:(在讲台上放一盒子)同学们看到这个盒子可能会想,盒子里是什么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打开看看。

(一同学走上讲台打开盒子)

生:还是盒子。

师:再打开盒子看看。

(生继续打开盒子)

生:还是盒子啊?(生一脸疑惑。有学生笑)

(同学们顿时有了兴致,纷纷要求继续打开盒子)

师:同学们都有一种探究下去的欲望,盒子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并不重要,同学们的探究问题的欲望倒是我们获得许多发现的前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叫三声夸克》就体现了科学家们这样的执着精神。

(师板书:《叫三声夸克》)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熟悉了课文,了解了一些科学概念。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划出文中提到的一些科学概念,并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

(生读课文。有的默读,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边读边用笔划语句)

(老师巡视并解答一些同学提出的疑问)

师:刚才有同学问这几个字怎么读:“毓”“肇”“隧”。哪位同学读读看?

生:第一个读yù,第二个读zhào,第三个读suì。

师:对。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整体印象。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文字投影]①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

      ②根据课文内容,将物质结构关系用示意图画出来。

小组讨论三分钟时间。

(生四人小组展开热烈讨论。三分钟后,老师组织交流)

生:我们认为,文章主要说明了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这些物质结构。

师:说明它们的时候有顺序吗?

生:有。按照物理学家们发现并认识这些物质结构的过程来写的,是不断深入的。

师:对。这在说明的顺序上叫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板书)。

生:老师,作者还提出了物质结构研究的一些新问题。

师:补充得很好。作者不仅提出了物理学家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还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有些问题说不定还要靠同学们将来去解决呢。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一些物质结构能不能用示意图画出来?(画在黑板上)

生1展示:

强子

 原子     

原子核

夸克

这些盒子是越来越小的,它体现了物质结构的特征。

生2展示:

原子

原子核

基本粒子     

夸克    

因为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个是数量比较少的轻子,还有数量多的强子,所以可以这样来画盒式结构图。

师:不错,你读书与分析问题都比较仔细。

生:老师,我画的不是盒式图,而是线状图。

原子    原子核     基本粒子   夸克

       质子  中子  轻子  强子

师:有创意,读书也很细心。刚才我们通过讨论两个问题,基本上了解了文章说明的内容。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研读课文。

(师投影活动内容:“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你是科普知识推广员,你将怎样向同学们推广文中提到的一些科学概念。)

师:我再提示几点:同学们可以将课前查资料获得的一些信息与课文中的说明内容结合起来,注意语言要通俗,可以用一些说明方法,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代表推广。

大家在小组内先交流八分钟左右时间。

(生活动。有的小组拿出课前上网查的资料,有的拿出一些科普读物,还有的划出课文中一些相关句子,有的在纸上整理内容。同学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学习主动积极)

师:好,同学们小组讨论很热烈,一定很有成效。哪一小组代表先来推广?

(学生争着要求上讲台发言)

代表一:我们小组对“夸克”感兴趣,我向大家推广“夸克”。

夸克是兼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夸克”首先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以后才被陆续发现。“夸克”有6种,划分为3对,分别是上夸克和下夸克,奇异夸克和粲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夸克不能脱离其他粒子而独立存在,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去了自由。

(代表一推广完,有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推广了“夸克”,哪位同学作个评价?

生:我觉得这位同学介绍思路清楚,表达比较准确,还打了一个比方,很形象。但有些概念还不够通俗,象“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师:对,说明事物可以用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等说明方法,还要把语言说得通俗一些,因为你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推广员嘛!好,下面我们请出第二位代表。

代表二:我推广的是“强子”知识。

强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所有受到强相互作用影响的亚原子粒子都被称为强子。按目前的物理理论强子是由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组成的。胶子是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力子,它将夸克连在一起,强子是这些连接的产物。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强子内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

生评价:他的说明语言很有特点,像“绝大多数”、“初步判定”等都从范围和程度上加以限制,用得准确;“摇盒子”这个比喻也很形象,还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但他又引出了许多新的概念,我们不懂。

代表三:我说明原子核。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本身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

生评价:他们的说明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很清楚。“大约”、“相当于”这些词表达不绝对,很准确。

师:做一个推广员,不仅要仪态大方,语言清楚响亮,更重要的是要把内容表达清楚、准确,语言还要简练通俗。同学们做得不错,是称职的推广员。

夸克的发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科学实验、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实践检验,再到建立理论、不断完善,再到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疑问”,这是需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的精神的。

夸克的研究与发现是这样,那么你还能说出其他这样的人和事吗?

(小组交流三分钟后,全班交流)

生1: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生2:哥白尼敢于怀疑宗教的歪理邪说,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

……

师:对,这些科学家正是有了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才有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现。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可有什么收获?谈谈看。

生1:在学习上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断探索。

生2:要在实践与思考中培养自己对科学的兴趣。

生3:一个问题解决以后,又有新的问题产生,所以人类不能停留探索的脚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人类的发展需要的就是这些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热情与执著去揭开这一个又一个盒子里的秘密。最后我用爱国诗人屈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字投影课后实践活动:根据课文,利用科技资料和网络,进一步了解夸克的有关知识,写一篇科普小短文)

[教学说明]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了解说明事物的特征,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的思维品质。

注重实践,在活动中了解科学知识,训练研究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将课前活动、课后活动与课堂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拓展课堂学习的空间,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附科普例文:

夸克的自白 

邵泽华

大家好,我是夸克。干什么?有意见?哦,没找着我是吧,这不是大事,你凭那一双凡胎肉眼是绝对看不清我(们)的,不过我们一直在你的身边。现在人们能够看清我们也真是不容易呀。 

有这么一个人,把一个大盒子拿起来摇一摇,听见里面有声音,就打开盒子想看看里面是什么。然而,这个盒子里面又是一个盒子,此人重复了前面的过程,可是盒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他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到现在也没有确定这可恶的套盒到底有多少层。 

这与人类寻找我们的过程差不多,原子那个大家伙很快被科学家们发现了。不久,只有原子体积几万分之一的原子核也暴露了,当然,环绕在它周围的电子也被人好好研究了一番之后抛在一边。进而,在原子核之中,我的贴身卫士――强子、粒子、一堆乱七八糟子努力保护我不被发现,但是人类的聪明才智终于突破了他们的防守,找到了我(们),夸克三兄弟。我的名字有个性吧,不带“子”字。不过这要归功于我的“想象”者――美国科学家盖尔曼。他在发现我的时候好像想起了一句诗,出自《芬尼根之觉醒》,诗句中的海鸥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于是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三呼夸克,这真是一句神奇的诗。尤其是它点出了“3”这个数字与我们夸克家族的密切联系。三呼夸克,三种夸克:夸克多了以后又可以分为三个组,人们又把“组”称作“代”,就是说我们夸克有三代。

有些人开始思考:“3”字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但是,更多的人仍然在思考一个古老的问题:物质最小的单位是什么?难道真的是我吗? 

换句话说,盒子里还有盒子吗

试题详情

2.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在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上的一些特点,初步形成说明知识的能力。

试题详情

3.能够体会文章通俗、形象的说明语言。

过程和方法

试题详情

2.认识“盒子”在说明内容及安排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试题详情

1.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和物质结构的基本构成,知道什么是夸克。

试题详情

一篇好文章尤如一杯香茶,细细品味,才觉回味无穷。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此文语言所表达的精妙之处。

设计如下问题:

你读这篇文意感觉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请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发言之后明确:

理由:①课文所介绍的知识结人一种新鲜感和神奇感。

②课文本身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具体表现在:

 A.运用比喻说明和分类说明。B.运用设问,发人深思,把读者引向深入。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比喻句和设问句,进行具体说明,学生作点评)

试题详情

3.科学家们。(或善于探索之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