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略
4.苏叔阳 丹心谱
3.⑴整齐划一:有序一致。⑵后裔:后代。⑶手足:比喻弟兄。
2.延 衍 裔 彝 傣 寂 模 索
1. wā pìjián sù wǎ pō fǎng huó
5.质询疑点:
科学告诉我们,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现在又有其他关于人类产生的说法,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女娲造人的事是不存在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主干知识
4.攻克难点: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3.把握重点: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进一步就女娲造人的目的,如何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繁衍生息,做了丰富的想象,之后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女娲造人神话本身,而是通过概括兄弟民族的创世传说,归结出中华56个兄弟民族是“一母同胞”的结论,这是这篇文章独具特色的地方,体现出本文作者民族团结情结。文中在对女娲造人的方法、手段的描写上体现出她作为“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她人的心理、情感,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文章清新、质朴,处处洋溢着天真的新鲜感与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2.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而且文笔优美,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清结构:
女娲造人 用泥造人:捏人-泥点(创造生命) 男女相配:繁衍子孙
女娲造人 中华民族
(手足兄弟) 兄弟民族是女娲后裔
56个民族是“一母同胞”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