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3404  213412  213418  213422  213428  213430  213434  213440  213442  213448  213454  213458  213460  213464  213470  213472  213478  213482  213484  213488  213490  213494  213496  213498  213499  213500  213502  213503  213504  213506  213508  213512  213514  213518  213520  213524  213530  213532  213538  213542  213544  213548  213554  213560  213562  213568  213572  213574  213580  213584  213590  213598  447090 

1.李三的困苦

试题详情

3.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言行举止,概括情节。(见板书设计)

总结、扩展

在话剧创作中,《茶馆》的结构比较独特,被人称为“图卷戏”,或者叫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一个情节镶嵌进去。以课文节选的第二幕为例。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台词也不多,只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事情,在茶馆中一闪而过。比如崔久峰的出现,只是表现他理想破灭后的悲观失望,松二爷的出场也不过反映了他那类封建遗老的没落。即使是起着贯穿作用的茶馆主人王利发,也不过是在与茶客的交往中表现着自己。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只是大茶馆中的一个画面,把这些画面组织起来,便成了一幅画卷,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步展开。

除了人物,这一幕也没有统一的情节。人物虽多,但人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单线的、小范围的,每个人的故事都很单一。即便是王利发的戏,很大一部分也是用来应付生意的,并不是他本人的戏。这样,一个一个小情节,一个一个小故事,像画面一样,汇集起来,便构成了《茶馆》这幅长长的画卷。

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情  节  概  括         表 现 的 内 容

试题详情

1.导入新课

老舍说:“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试题详情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成就。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17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等职。“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品数量也很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样子》、《离婚》、《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试题详情

1.课文为三幕话剧《茶馆》中的第二幕,第一幕与第三幕的剧情见课文注解①

试题详情

2.了解《茶馆》中的众多人物。

试题详情

1.指导学生了解该剧本第二幕剧情及结构。

试题详情

5.组织学生观看该剧录像。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试题详情

4.写一篇短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