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3442  213450  213456  213460  213466  213468  213472  213478  213480  213486  213492  213496  213498  213502  213508  213510  213516  213520  213522  213526  213528  213532  213534  213536  213537  213538  213540  213541  213542  213544  213546  213550  213552  213556  213558  213562  213568  213570  213576  213580  213582  213586  213592  213598  213600  213606  213610  213612  213618  213622  213628  213636  447090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试题详情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试题详情

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试题详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试题详情

   1·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试题详情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道、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板书设计

   绘景:月色一积水空明

              空灵 皎洁

     竹柏一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自我排遣的乐观

试题详情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概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试题详情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杯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J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试题详情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

  欣然:高兴地

   遂:于是

   盖:原来是

   但:只是

   相与:一起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溜。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

   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有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

试题详情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杯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