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426  214434  214440  214444  214450  214452  214456  214462  214464  214470  214476  214480  214482  214486  214492  214494  214500  214504  214506  214510  214512  214516  214518  214520  214521  214522  214524  214525  214526  214528  214530  214534  214536  214540  214542  214546  214552  214554  214560  214564  214566  214570  214576  214582  214584  214590  214594  214596  214602  214606  214612  214620  447090 

研讨与练习四

附:板书设计

20  世俗奇人

   刷子李   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点白

泥人张   一言不发奇妙制招斗海张五            小人物有大本领

大智慧

有绝活的    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           中华遗产可贵

没能耐的    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教学后记:

学习通过学习,能基本品味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能体会文中小人物的大智慧,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试题详情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试题详情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试题详情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试题详情

(三)品词语。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提问: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试题详情

(二)表演。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提示: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试题详情

(一)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试题详情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