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165  215173  215179  215183  215189  215191  215195  215201  215203  215209  215215  215219  215221  215225  215231  215233  215239  215243  215245  215249  215251  215255  215257  215259  215260  215261  215263  215264  215265  215267  215269  215273  215275  215279  215281  215285  215291  215293  215299  215303  215305  215309  215315  215321  215323  215329  215333  215335  215341  215345  215351  215359  447090 

8、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试题详情

7、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试题详情

6、 作者爱莲,不仅是倾心于它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它的(内质)。

试题详情

5、 从句子种类看,第2段第一句属(陈述)句,第二句是(感叹句)第三句属(陈述)句,第四句属(反问句),第五句是(感叹句)。

试题详情

4、 指出句式: (1)菊之爱:(倒装句)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

试题详情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拟人)。

试题详情

2、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独)相照应。

试题详情

1、 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试题详情

4、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填空题:

试题详情

3、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话,并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概括它的特点。 答:提示,本文是开放性试题。但要求是表明自己志趣的花,需和品格,志向联系起来,不要单纯答喜欢的花。第二小问需有哲理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