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172  215180  215186  215190  215196  215198  215202  215208  215210  215216  215222  215226  215228  215232  215238  215240  215246  215250  215252  215256  215258  215262  215264  215266  215267  215268  215270  215271  215272  215274  215276  215280  215282  215286  215288  215292  215298  215300  215306  215310  215312  215316  215322  215328  215330  215336  215340  215342  215348  215352  215358  215366  447090 

3、    重点、难点

本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构思,抒发了对“绿”的独特感受。学生着重学习并借鉴作者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试题详情

2、落实基础

⑴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踞(jù)  倏(shū)  穹(qióng)  滓(zǐ)

 绺(liǔ)  挹(yì)  掬(jū)   缬(xié)

⑵   多音字辨析

bó 薄阴 日薄西山

báo 薄被 家底薄

⑶   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皱缬: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褶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明眸善睐:出自《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试题详情

1、查询资讯

必读书目:《朱自清文集》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在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加,但坚决不想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朱自清事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背景资料:《绿》是朱自清先生在《温州的足迹》一组散文中的第二篇,写于1942年。当时,作者正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

名段欣赏: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着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以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背影》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清雾浮起在河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清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 的斑驳的黑影,悄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

朱自清资料主页: pages/780.htm

试题详情

⑴使用“√”为句子选择恰当的短语

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A冷若冰霜,艳如桃李;B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⑵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 ①③⑤④②⑥    B. ⑥⑤①②④③   

C. ③⑤④①②⑥    D. ③①②⑥⑤④

试题详情

⑴(jù)   在   ⑵(bó)   阴   ⑶几(liǔ)     ⑷(qióng)   

⑸(léng)  角   ⑹尘(zǐ)     ⑺皱(xié)     ⑻(shí chà)   

⑼(yì)   你为眼   ⑽(jū)   你入口   ⑾明(móu)  善(lài)  

试题详情

(二)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比如文章第3段描写“梅雨潭的绿”,从多角度比喻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再使用博喻再比较映衬再展开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作者引领读者的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再最后设问,“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都围绕一个描写的中心“梅雨潭的绿”--“离合的神光”,使读者得到了巨大的美的享受。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试题详情

(一)层层铺垫的方法烘托主景

作者写“瀑”为写“潭”,写“潭”为写“绿”,看此文似看山景,总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就是层层铺垫的好处。

试题详情

[写作特点总结]

试题详情

1. 原文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 内容把握

提问: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讲解: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