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义。 3.听讲,把握文章的主旨。
2.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的变化及变化的 2.听讲,理解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及其
原因。 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l生和破坏
性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 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
小组讨论,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谈对“善意有时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 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爱,等等。 |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进入新 1.复习上课时所学知识,进入新课。
课。
2、作者简介:杨宇红,女,1968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通州市语文骨干教师,南通市开发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南师大在读教育硕士。
附板书设计: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热爱生命 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呼唤自由和光明
咏 物 抒 情
说明:
1、教者于2003年10月代表学校参加南通市区语文教师优课评比,执教《囚绿记》这一课题,获得一等奖。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学生讨论: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教师明确:“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板书:呼唤自由和光明
4、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明的人生哲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板书: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