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362  215370  215376  215380  215386  215388  215392  215398  215400  215406  215412  215416  215418  215422  215428  215430  215436  215440  215442  215446  215448  215452  215454  215456  215457  215458  215460  215461  215462  215464  215466  215470  215472  215476  215478  215482  215488  215490  215496  215500  215502  215506  215512  215518  215520  215526  215530  215532  215538  215542  215548  215556  447090 

2、相关知识: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整体感悟]

试题详情

1、关于作者: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汉书》作者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早于庄子,因此《庄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修道:列子之学,本於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著作与成仙:列子著书有旧本二十篇,多寓言。刘向去其重复,存者八篇,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务崇不兢,合於六经元号列子书曰冲虚至德真经。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为“冲虚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号为冲虚观妙真君。

试题详情

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

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

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

献疑:提出疑问。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试题详情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试题详情

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作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形象,学完本文后,想必你对愚公的形象,也有自己的看法,请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看愚公的形象吧,把你的观点写下来。

试题详情

(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逮:达到。大学:大学者。

19、下列四个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邑人(城里人)大姓文不识

B、勤学(勤奋读书)而无烛

C、邻舍(邻居家)有烛而不逮

D、主人怪问(奇怪地问)衡

20、本文重点写了匡衡的  精神,文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两个句子是:   。(3分)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⑵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匡衡的这种精神后人用一四字词语概括,即   。(2分)

试题详情

(一)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

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

13.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14.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2分)

15.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

16.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

17.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2分)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18.文中画线句子包含怎样的思想意义?(3分)

试题详情

1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笑”和“长息”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笑”:

“长息”:

试题详情

10.译句:(4分)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试题详情

9.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语气:(4分)

⑴且焉置土石?(  )

⑵如太行、王屋何?(  )

⑶何苦而不平?(  )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