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401  215409  215415  215419  215425  215427  215431  215437  215439  215445  215451  215455  215457  215461  215467  215469  215475  215479  215481  215485  215487  215491  215493  215495  215496  215497  215499  215500  215501  215503  215505  215509  215511  215515  215517  215521  215527  215529  215535  215539  215541  215545  215551  215557  215559  215565  215569  215571  215577  215581  215587  215595  447090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很高的技艺。

试题详情

3.下面的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是(   )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右手指卷  ③东坡现右足  ④鲁直左手执卷末

⑤左手抚鲁直背   ⑥鲁直现左足⑦如有所语

A.①⑤⑦④②③⑥   

B.③⑥⑦④①⑤②

C.①⑤④②⑦③⑥   

D.④②⑦①⑤⑥③

试题详情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属事理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试题详情

1.找出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译文: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约有两粒黄米粒那么高。

B.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译文:在右边的一个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握住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好像是在大声呼叫的样子。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两膝互相比着,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折纹中。

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译文:字迹细得像蚊子脚,是用刀钩画出来的。

试题详情

6.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

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   

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⑴能以径寸木(  )  

⑵闭,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⑶石青糁。(  )    

⑷左臂挂念珠倚。(  )

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神情与苏黄不属      

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试题详情

3.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罔不势象形(根据)     

而计其长不盈寸(还)

其两膝相者(比较)     

贻余核舟一(曾经)

B.高可二黍(上下)      

径寸之木(用)

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神情与苏、黄不(属于)

C.明有巧人(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零数)

左手倚一木(横)      

清风来,水波不兴(缓缓地)

D.尝余核舟一(赠)      

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

雕栏相焉(看见)      

卧右膝,右臂支船(弯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