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539  215547  215553  215557  215563  215565  215569  215575  215577  215583  215589  215593  215595  215599  215605  215607  215613  215617  215619  215623  215625  215629  215631  215633  215634  215635  215637  215638  215639  215641  215643  215647  215649  215653  215655  215659  215665  215667  215673  215677  215679  215683  215689  215695  215697  215703  215707  215709  215715  215719  215725  215733  447090 

20.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试题详情

19.“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试题详情

18.分别概括123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试题详情

17.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试题详情

1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试题详情

1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试题详情

1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试题详情

1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试题详情

12.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试题详情

11.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