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709  215717  215723  215727  215733  215735  215739  215745  215747  215753  215759  215763  215765  215769  215775  215777  215783  215787  215789  215793  215795  215799  215801  215803  215804  215805  215807  215808  215809  215811  215813  215817  215819  215823  215825  215829  215835  215837  215843  215847  215849  215853  215859  215865  215867  215873  215877  215879  215885  215889  215895  215903  447090 

2、鸽子不“惊恐”了,但它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它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鸽子可能在想,我受了伤,又要孵蛋,太需要得到你们的保护了,让我能有一个自由进出的通道吧……

㈢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鸽子做窝,找来水和玉米料,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方法:

试题详情

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共同解决。

㈠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与“我”决定不封阳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你认为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是出于对这一只鸽子的忧虑和喜爱。“我”则不但关注着这一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着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着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㈡读读下面两句写鸽子眼睛的话,讨论问题。

1、鸽子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源于对人类的害怕,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存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可怖印象,它自身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们,对于自投罗网的它更不会放过,因而它无比惊恐。身子“蜷缩”一方面是由于孵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惊恐”。

试题详情

居住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封闭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到底要不要封闭阳台呢?本文作者叙说了自己的一段心灵的历程。

试题详情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还等什么呢?爱护这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它做窝,找来水和玉米,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我们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

 一生:我们不要随手乱丢垃圾,要把他们分类放好。

一生:我要节约水资源

一生: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要射杀他们,别人杀他们我们要制止

一生:我们不要随意喷洒农药,要以虫治虫

一生:要做很多的宣传标语

师总结:是啊,学了这节课,我们要确实把爱护所有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来。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为了美丽的家园而行动。下课

板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

                  杜卫东

              一只受伤的鸽子(外因)

封阳台           封吗?            先不封阳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因)

教学反思:

通过《明天不封阳台》这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我们语文课的教学应该紧贴课程标准,处处体现课程理念,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语文要求的根本途径。在这堂课中,我积极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并结合课文的特点,渗透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文本、体验中思考“人与自然”的问题,从而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成功之处,也存在着不足。    我结合文本特点及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    首先,从经济发展中我们对与阳台的不同态度为本节课张本。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发言热烈,为本节课创设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氛围。    其次,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学生发言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回答作者封阳台及不封阳台的原因,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   第三,从不封阳台的直接原因--鸽子入手,对文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语句进行赏析,深入思考,我采且先“放”后“收”的方法进行:“放”,学生先能找出文中与鸽子眼神的语句,并能进行简单的赏析;“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讨论热烈,对话能抓住文章从鸽子和人类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但课堂效果看还显力度不够,教师引导尚嫌不足,可以再多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多发言。   第四,板书清楚,重点明确。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完成了学习目标。

试题详情

(三)师结:通过大家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充分享受了生命的美丽,所以,作者面对“是否封阳台”这个问题不再疑惑,不再彷徨,坚定地做了一个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

师:这个决定更多的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你能用文中的原文回答吗?

一生:最后一小节: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师:这三个“为了”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的,因为他们是层层递进的。

师:这只受伤的鸽子的到来,使得我改变了封阳台的决定,如果是其他小动物呢?还封吗?

思考了很久,并且小声讨论之后有人举手

一生:不封了,因为小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一生:鸽子的到来是一个导火线,起决定作用的是我的想法。

师总结:鸽子的到来是一个外在的原因,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作者内心的不为人知的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所以不管是什么小动物,作者的决定都是一样的。

师: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一个最真实、朴素的愿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品味跳读文章,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能够表明作者愿望的句子?

一生:第十小节的四个“不再”

一生:还有,还有第十二小节的大自然的诉说

师;齐读四个不再领悟作者的愿望。

生很有感情地齐读四个“不再”,更深理解了作者的立场。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生存的世界,只剩下我们人类,假如我们的生活环境,只有污浊的空气和肮脏的垃圾,假如我们身边只有高楼和霓虹灯……那人类是多么孤独,世界是多么可怕。作者由衷地用哭泣的心灵向我们发出了呼喊,不要让那么多的悲剧重演,并用“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实际行动捍卫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誓言,做了先行者。

试题详情

(二)    师导:“明天要封阳台”这六个字单独成段,可以看出全家对这个决定的态度如何?

一生:态度很坚决,因为很郑重。

一生:坚定

师:这个决定举家通过,齐心协力要办好这件事了。

师:但是通过全文的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坚定的决定却有了动摇,一家人因为什么而对这个决定动摇了呢?思考一下回答问题

一生:因为家里来了一只鸽子

一生: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在阳台栖息

师:一家人因为看到了这只受伤的鸽子,变动了恻隐之心。是谁先提出疑问的,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一生:儿子先提出的,原因是鸽子的可怜

一生:出发点是受伤的鸽子的命运,是对鸽子的同情与担心。

全班同学为他精彩的回答鼓掌

师:大家不愧是孩子,孩子的心是相通的。要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想大家也会和儿子一样的。面对纯真的儿子提出的问题,作为父亲的我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一生:和儿子的想法一样,同情鸽子。

一生:希望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

师导:面对受伤的鸽子,儿子希望不封阳台,我也对先前的封阳台的决定产生了动摇。父子两个人对这件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考虑吗?

一生:我们先说相同的:都很同情鸽子。不同的是:爸爸的想法比我们更大。

一生:不同的是:爸爸还想到了自然界

师导:是啊,父子二人基于一个共同的善良的愿望,同情可怜的鸽子,但是父亲作为成年人,比儿子想得更多,他有一只普通的鸽子想到了自然,从而想到了生存于自然界当中的人类,想到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师:是什么使得作者由关注鸽子转而关注其他的?师导:什么细节最能够打动我?

一生:是鸽子的眼神

师:齐声把这个部分的描写读一遍,品味语言。

师导:此时此刻,“我”与鸽子这只可爱的小生灵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我”可以倾听鸽子的心声。请你发挥一下丰富的想象力,猜想一下鸽子与“我”会有怎样的对话。同桌合作完成。友情提醒: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

组合一:鸽子:亲爱的人啊,我已经有了宝宝,请你仁慈一点,不要伤害我们。

     “我”:可怜的小生命,不要担心,我不会伤害你的。

组合二:鸽子:又碰到了你们人类,你会象刚才那个粗鲁的人一样吗?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我”:你伤到哪里了,不要慌张,安心点,不是所有的人类都会伤害你们的。

组合三:鸽子:好心的人,求你发发慈悲,不要过来,不然你会伤害到我的宝宝的。

     “我”:我为我们的粗鲁行为感到很抱歉,你放心,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师:有了人类的保证,我相信,鸽子不会再惧怕我们。通过我与鸽子的心灵交流,“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作者分析人们精神上的失落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一生:这是由于人和自然的不和谐

一生:文章第九小节:一方面,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

师:哦,原来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分离而引起的。大家把这段文字齐读一下,品味理解作者的感情。

师导:人与自然的相分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请你把他找出来。

生齐读: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师:通过读这段文字,你可以把人与自然相分离的后果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吗?

一生:自相残杀

一生:两败俱伤

师:很好。大家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利害关系概括了。面对这样的后果,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一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师导:是的,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身心有一种愉悦放松感,文中也有作者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大家发现了吗?

学生齐读第九小节的“那一年……母亲的心音”

师导:从这里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作者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心情,他犹如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如同与大地母亲亲吻。的确,当我们跟大自然拥抱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体验和经历吗?

一生:今年的暑假我们一起去江海风情园,虽然当时十分热,但是在那里我们发现那里的景色很美,跟我们在市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一生:每到周末我都要到乡下的奶奶家去,在那里有自然的暖风,有可爱的小鸟,还有绿树、不知名的野花。好像连吸进去的空气都是甜的。

一生:我家靠近长江,有空我就要到江边上走走,闭上眼睛,听江水和岸的喃喃细语,让江风拂过脸颊,那种感觉就象是小时侯躺在妈妈的怀抱中,听妈妈哼唱摇篮曲。

一生:上个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放风筝,我们也在长江边上,在那里比在公园放更自由。

试题详情

(一)    师导:其实,这家人从10年前搬到这个地方,就一直没有封阳台,为什么10年后的今天要封阳台呢?请大家探讨一下。

生异口同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师小结:的确,对很多人来说,满眼的高楼和变幻的霓虹灯已经挡住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封住阳台,可以给自己留下一分清净的空间。封阳台,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渴望。

试题详情

    师:“明天不封阳台”的中心词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阳台

    师导:很好,大家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全文围绕“阳台”而展开叙述,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全文,找出带有阳台的句子,从中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

    生:第一小节“明天不封阳台”

     第五小节“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七小节“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十三小节“明天先不封阳台”

    师: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师导: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成文思路是什么?

     一生:明天要封阳台

     一生:不对,我认为是“明天是否要封阳台”

    师导:看从上面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作者有犹豫,是因为什么事情而犹豫的呢?

    生齐答:明天要不要封阳台

    师:那么全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呢?

    生齐答:明天是否封阳台

    师:作者在“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件事上,经历了从“封阳台”→“封吗” →“先不封”这样的变化,心里再三思考,有了一段难以为外人理解的心路历程。

试题详情

    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相继住进了公寓楼,也有了自己的阳台,你们家有阳台吗?你喜欢阳台吗?为什么?

(大家畅所欲言,表现积极)

一生:我喜欢我们家的阳台,因为在这个地方我可以专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生:我不喜欢我们家的阳台,因为它挡住了我看外面的景色。挡住了习习凉风,更挡住了丝丝暖光。

一生:我也喜欢阳台,因为我可以在这一方小天地中,翱翔于书海中。

师:看来大家对于阳台各执一词,或喜欢,或不喜欢,因人而异。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阳台的文章《明天不封阳台》,看看作者一家对于阳台的态度是怎样的。

试题详情

明天要封阳台。-------坚决

明天还要封阳台吗?--动摇

明天先不封阳台。--改变决定

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