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这首短诗,是我1949年到北京之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那一天,我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他文章里谈到的枣树,他的“老虎尾巴”也亲眼目睹了。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
我没有见过鲁迅,他在上海活动的时期,我正在青岛大学读书。1935年夏天,在青岛遇到萧军同志,他希望我给鲁迅写写信,把地址开给我了。但我没写,那时,我在临清中学教书,信件检查,特务捣乱。我的《烙印》《罪恶的黑手》两本诗集,给鲁迅寄了,他写在了日记上。
1942年8月14日,我到了当时所谓“战时首都”重庆。不久,为了纪念鲁迅逝世,在“中苏文化协会”的俱乐部召开大会,文化界的同志都到了,老舍主持。大会刚开始,一群特务闯上主席台,把老舍架了下来,乱叫乱闹,会没开成,大家悲愤而散。1946年到1948年,我在上海,家住虹口,茅盾同志住大陆新村,我常去看他,隔壁就是鲁迅的旧居。内山书屋就在附近,我也不时地出入,那时王造时也搞了一个书店。我在上海二年多,参加了两次纪念鲁迅的大会,都因国民党特务捣乱破坏未能终场。记得有一次,宋庆龄同志也参加了,特务们气势汹汹,把大会的签名簿都抢走了。在上海时,我曾经和几个朋友到万安公墓去拜望鲁迅的坟墓,一黄土,一块小小的石碑。来去路上,都有特务们的眼睛。
虽然生前没见过鲁迅,但对他崇敬的感情是很深的。五四运动以后,我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爱好文艺,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以及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著作,以后又读了他许多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鲁迅的形象高高地、高高地矗立在我的心头上。
《有的人》虽然是一首短短的抒情诗,但写出它来,至少得具有几个条件。首先是对鲁迅的认识,崇敬他的思想情感;像前面所说的那一些,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在这首诗里歌颂了伟大战士鲁迅,也同时揭露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对这一点,我的感受也是极深刻的。从“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高高挂起之后,我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旧军阀、新军阀的种种罪恶残暴的迫害,我也悲愤地目睹了地主阶级和一切达官贵人为非作歹、欺压群众、视人民如草芥的各种情况,这帮坏家伙,利用他们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立传,什么“功德碑”“神道碑”,不一而足,以期“流芳百世”,其实是“遗臭万年”。
以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历、感受,存在心里,酝蓄多年,借着纪念鲁迅逝世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一个出口,抒发了心中的积愤,水到而渠成。抒情诗当然是抒情的,但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作底子,仅凭一时感触,即兴而成,那它的思想性和感情的深度就会显得不足,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作者对这种生活经验深刻的爱憎情感。
当然,艺术表现能力的强弱,也是作品高低的关键。
写这首短诗,我处处用了对比手法,这是显然可见的。这种手法,是以对两个阶级、两个对立面的真实情感为出发点的,爱什么,憎什么,诗里表现得很清楚。它歌颂了应该歌颂的,它打击了应该打击的。
这,表现了我个人的爱憎,但这种分明的爱憎又不仅仅属于我个人的。
鲁迅活着的时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造谣侮辱、中伤他,连他的坟头,都怕得要命。而人民呢,却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可以清楚地感到阶级斗争的剧烈。这篇短诗,是为纪念鲁迅有感而作的,但它却有着更大、更广泛的含义。《有的人》写了两种人,实际上也就是写了两个阶级、两个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对它们的爱憎之情。《有的人》从它诞生到今天,已经有30年的生命史了。它没有被时光浪潮所淘汰,还被大家记着,就是因为诗中抒发的思想,爱憎之情不仅只是我个人的。
1979年12月15日
臧克家,1905年生,又名臧瑗望,山东诸城人。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师从闻一多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42年去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活动。1948年底去上海,先后编辑《侨声报》副刊和《文讯》月刊。建国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职。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和《泥土的歌》等二十多种,论著有《学诗断想》等。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有 关 资 料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课文中的哲理,引发有关历史、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写成文章。比如,学生会联想到,诗中批判的那些人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如“社会的蛀虫”之类),他们是否像诗中说的那样遭到人民的唾弃?或者有的人如诗中歌颂的那样,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如在“教师”等岗位辛勤耕耘的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人民对他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还会辐射得更远,只要他们的思路合理,就应当予以肯定。
●教 学 建 议
3.这首诗通过议论,给人讲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诗歌本来不长于说理议论,但这首诗却以深刻隽永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是为什么?
这首诗所要说明的道理蕴含在第一节的诗句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者由纪念鲁迅联想到,深爱人民的人,并且甘愿为人民作牛马、为人民奉献、牺牲的人是永垂不朽的。就像鲁迅先生一样,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人民永远在心里纪念他。作者不仅歌颂鲁迅和具有鲁迅那样品质的人,也启发和引导读者要学习鲁迅精神,做品质高尚的人。
作者发挥了诗歌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释上述道理,因而打动读者,取得了较好的说理效果。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从第二节开始,这首诗从三个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也就是比对人民的情感,比人生境界,比人生观。(详见“课文说明”)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作人民的牛马的人,他们的生命虽然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6.诗第三节中“不朽”的引号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
A.表示假设和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