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998  216006  216012  216016  216022  216024  216028  216034  216036  216042  216048  216052  216054  216058  216064  216066  216072  216076  216078  216082  216084  216088  216090  216092  216093  216094  216096  216097  216098  216100  216102  216106  216108  216112  216114  216118  216124  216126  216132  216136  216138  216142  216148  216154  216156  216162  216166  216168  216174  216178  216184  216192  447090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试题详情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试题详情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试题详情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试题详情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试题详情

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卞庄子认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

试题详情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1)    庄子刺虎(想要)

(2)    馆竖子之曰(劝阻)

(3)    两虎方且牛(吃)

(4)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声)

(5)    两虎斗(果然)

(6)    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效)

试题详情

5、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①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试题详情

4、  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 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