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6009  216017  216023  216027  216033  216035  216039  216045  216047  216053  216059  216063  216065  216069  216075  216077  216083  216087  216089  216093  216095  216099  216101  216103  216104  216105  216107  216108  216109  216111  216113  216117  216119  216123  216125  216129  216135  216137  216143  216147  216149  216153  216159  216165  216167  216173  216177  216179  216185  216189  216195  216203  447090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宫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孔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连续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一文化的精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其中,儒家文化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儒家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覆盖面积广,形成了幅员辽阔、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国。明中叶以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教的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回顾以上文明发展的历史和孔子学说对东、西方的影响,可以看出,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自有超出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客观需要的价值和成份,而值得今天的人类所吸取和发扬光大。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孔子。

试题详情

[提示]

“点将过关”(一)第1题:两个“其”均作“他们”解释,两个“之”中第一个指代优点,第二个指代缺点。

“点将过关”(一)第2题:古汉语中的“三”往往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三人”应译为“几个人”。

试题详情

1.①yuè②yùn ③wǎng ④xǐng 2.① 志同道合的人 ②恼怒 ③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④老师传授的知识 3.①不也是快乐的吗 ②温习旧的知识,却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发现 ③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④任务重,完成任务的道路遥远 4.①A D F G ②B C E 5.①孔子 孔子一部分弟子 道德 教育 儒 ②丘 仲尼春秋 文学 教育 ③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试题详情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试题详情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试题详情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试题详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善者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试题详情

7、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同,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