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6379  216387  216393  216397  216403  216405  216409  216415  216417  216423  216429  216433  216435  216439  216445  216447  216453  216457  216459  216463  216465  216469  216471  216473  216474  216475  216477  216478  216479  216481  216483  216487  216489  216493  216495  216499  216505  216507  216513  216517  216519  216523  216529  216535  216537  216543  216547  216549  216555  216559  216565  216573  447090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试题详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试题详情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试题详情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试题详情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试题详情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试题详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试题详情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试题详情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试题详情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幻灯显示。) 

   谪(zhe2)   属(同“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