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6570  216578  216584  216588  216594  216596  216600  216606  216608  216614  216620  216624  216626  216630  216636  216638  216644  216648  216650  216654  216656  216660  216662  216664  216665  216666  216668  216669  216670  216672  216674  216678  216680  216684  216686  216690  216696  216698  216704  216708  216710  216714  216720  216726  216728  216734  216738  216740  216746  216750  216756  216764  447090 

1.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

试题详情

2.(   )

A.切实(qiè)  B.繁衍(yān)  C.蟾蜍(chán chú)  D.分泌(mì)

试题详情

1.(   )

A.性腺(xiàn)  B.鄞县(yín)  C.胚胎(pēi)  D.濒临(pīn)

试题详情

2. 学生结合自己班级中发生的一件事,分别用“消息”与“通讯”的样式写一篇文章。

试题详情

2、秦穆公为何又称“秦伯”? 到底是“公”还是“伯”?

①周时的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等。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公侯封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

封,公封地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②秦国原来是“附庸”之国。因周平王使秦襄公列为诸侯,秦国才成为“诸侯之国”。被称为“公”的秦襄公与他的后代穆公、孝公,都不是“公爵”而只是“伯爵”。  每逢提到秦国国君,《春秋》都称之为“秦伯”,把秦国认定为伯爵之国,这才是正确的称呼。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称“秦庄公、秦襄公、秦穆公”等等,是因为司马迁所根据的史料是《秦纪》。《秦纪》是秦国的官方记载,为了表示尊敬,当然称本国的君主为“公”,其实应该称为秦庄伯、秦襄伯、秦穆伯等等才对。

   这正如《春秋》是鲁国的官方记载。 鲁国也不是一个公爵之国,而只是一个侯爵之国。然而《春秋》却尊称鲁隐公、鲁桓公等等,不称他们为鲁隐侯、鲁桓侯等等。而《春秋》提到其他国家的国君如齐桓公、齐景公、晋文公、晋襄公等等,却一点不客气,直称为齐侯、晋侯,因为齐晋两国均是侯爵国。它提到了楚成王、吴王夫差等等“蛮夷之君”更不客气,一概称之为子:楚子、吴子。

墨子言多不辩的实例   (译文)

  公孟子对墨子说:“君子应该拱手以待,别人问到自己就说,不问就不说。好像钟一样,敲则鸣,不敲则不鸣。”

 墨子说:“这句话有三种情况,你现在只知其中一种,又不知道它所说的古义。倘若王公大人在国家内施行荒淫暴虐的事,君子上前去劝谏,就会被说为不恭顺;通过左右近臣去劝谏,就会被说为私下议论。这是君子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倘若王公大人执政,将给国家带来灾难,就像弩机将要发射一样迫在眉睫,那么君子一定要进谏,这是王公大人的利益。像这种情况,即使不叩钟,也一定要鸣。倘若王公大人做出不义的邪行,即使得到十分巧妙的兵书,可以用于军事作战之中,想要攻打无罪的国家,并占领它,国君得到这样的东西,一定会采用,用来扩展领土,聚敛财物,但是出师必然会受辱,对被攻打的国家不利,对攻打别国的国家也不利,这是对两方面都不利。像这种情况,即使不叩钟,也一定要鸣。况且你说:‘君子只须拱手以待,别人问就说,不问就不说,好像钟一样,敲则鸣,不敲则不鸣。’现在没有人问你,你却在那儿发言,你这不成了不敲而鸣了吗?不就是你所说的是那种非君子吗?”

说一

宓mì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小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试题详情

学习本文,你学到了什么呢?

教师意图:以本文为例,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关键是弄懂字句,积累文言词;

同时要了解相关的古文化常识;

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

并形成你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主题的探究与拓展

 作者观点:劝君主听逆耳忠言,才能“致功”。

我们   听:辨价值,不迷惑

       说:文质彬彬

附相关的古文化知识:

(教师可选择使用,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1、媵,是古代贵族妇女出嫁时陪嫁的女子。这涉及到古代的媵妾制度。春秋时期,虽然一夫一妻制已严格确立,但在世俗生活,尤其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贵族的婚配上仍盛行带有明显原始杂婚色彩的制度--媵妾制。如男方为一国诸侯,娶他国女子为妻,该女子即为嫡夫人,为正妻,这可视为一夫一妻制的法的形式,但同时,女方会将该女子的娣(妹妹)与姪(兄弟之女,即侄女)随嫁。此外,两个与女方同姓的国也会送女子配嫁,也各以娣、姪相从,这些统称为“媵”。所以诸侯婚配,娶的虽是一妻,但媵却有一群,时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的说法(见《诗•大雅•韩奕》)。媵者都是庶妻。其中不论辈分的媵便是原始杂婚的习俗遗留。

    妾的出现比媵晚。如果说,媵主要由贵族女子充任,那么妾主要是平民女子成分,如被俘掠的女子、罪犯的妻女、私奔而未经明媒正娶的及家贫而出卖的妻女等。所以妾的地位,起先同于奴婢,俗称贱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辈分的媵渐渐消亡,妾的地位也渐渐提高,正嫡之外的庶妻与妾,逐渐都以妾称。

    春秋时期沿袭周制,妻妾的多寡与男方地位挂钩。当时的等级制规定,天子一娶十二女,一为后,十一为妾;诸侯一娶九女,其中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民一妻,俗称“匹夫匹妇”。当然,实际上贵族们的妾多有超过上述规定者,连一般百姓中的有力者,也有一妾、二妾现象。

试题详情

《韩非子》一书擅长说理,本文用举例、类比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墨子为什么说话不动听这个问题。

请你也至少用上一种方法(类比、举例、对比… …)写一段文

字,说说你认为话该如何讲,把你的观点表达清楚。

试题详情

(三)   拓展。

以上解决了我们该怎么听别人的话这个问题。那咱们说话该怎么说呢?就像墨子一样,言多不辩?不追求浮华美丽的言辞,只要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原本意思就行了,是吗?

1、关于“墨子言多不辩”举例:链接至一篇文章(译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墨子“言多不辩“的缺点。

2、对于该“说话要不要修饰”这个问题,先秦诸子有不同的看法。

(幻灯片展示:

•   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墨子:言多不辩)

师: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结合你掌握的一些课外知识,简要分析一下。

(明确:①主要是个人的立场、思想追求不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大道至简,因此说话只求真;孔子属于贵族阶层,他代表贵族统治者的利益,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说话讲究“文质彬彬”;墨子是小手工业者,更关心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而他看到的却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景象,因此他希望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因此说话只重实用。

②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墨子生活于战国初期,战国比春秋时战争更频繁,人民更痛苦。)

3、你赞同谁的观点?你觉得说话该不该修饰,要不要“辩”呢?

(先小组内讨论,充分地说清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理由时可以举例,也可以正反对比;然后在全班交流。)

4、活学活用:

举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尝试解决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1)一个同学热心为你讲题,你突然发现他讲错了,而他一向很爱面子,你该怎么对他说?

(3)今天语文老师给大家留了很多作业,不仅要读背课文和注解,而且还得抄写课文和注解各两遍,明天上课检查。你觉得抄写没有意义,那么你如何说才能说服老师?

试题详情

1、韩非写《墨子言多不辩》这篇文章,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赞美墨子吗?还是想告诉大家话该怎么说呢?

(明确:①韩非不想赞美墨子。他是法家的代表,他是非儒、非墨的,百家争鸣时,他们打得一塌糊涂。②法家的唯一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他们决不关心人们该如何说话。如商鞅。

2、他的本意究竟是什么?

师:由于本文是节选的片断,要想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必须补充全文,全面把握,才不会断章取义。

链接至本文的出处《说一》,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全文的特点:先写几个故事,《墨子言多不辩》即是其中的第二个故事,结尾段议论总结。因此研究结尾段,就可以探究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幻灯片展示(说一  结尾)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学生反复读,理解这段话。

(2)然后讨论、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可见韩非写文章是给君王看的,希望君主能听得进逆耳忠言,而不要被美言所迷惑,这样才能够“致功”,获得成就。)

3、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侧重于如何听)

   当别人说话不动听时,我们不要苛求别人,关键要听清他说话的目的,要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而对于表面浮华美丽的言辞,要认清说话人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美言所误导,别被花言巧语给骗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