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6728  216736  216742  216746  216752  216754  216758  216764  216766  216772  216778  216782  216784  216788  216794  216796  216802  216806  216808  216812  216814  216818  216820  216822  216823  216824  216826  216827  216828  216830  216832  216836  216838  216842  216844  216848  216854  216856  216862  216866  216868  216872  216878  216884  216886  216892  216896  216898  216904  216908  216914  216922  447090 

音读--读得准确

1.     听课文录音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以文章的总体印象,富有质感的声音,能把学生带入《马说》的语境之中去)

试题详情

同学们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吧?“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通常以托物寓意的手法,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代的杂文大体上相近。

试题详情

(播放动画片 “伯乐相马”,让学生了解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试题详情

师:古代有埋没、摧残人才的愚妄君主,也有招贤纳才的英明君主,请大家课后将“附录资料”中燕昭王求贤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大家相互交流。

师: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试题详情

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认为“千里马”的命运是由“伯乐”决定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被统治者赏识,他有才能也会无用武之地。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得不到领导的器重,他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生:我不同意,“千里马”虽不被“伯乐”相中,但只要他有真才实学,同样能干出大事业。李白、杜甫不被重用,一个成为“诗仙”,一个成为“诗圣”,名垂千古;司马迁受宫刑,发愤著书,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他们都是大有作为的人。

师:好,有理有据

生:我既赞成,也反对。赞成的原因是:你如果是“千里马”,要想实现“治国安邦”的宏愿,那非得有“伯乐”给你机会才行,否则你无法施展才能。反对的原因是:你是“千里马”,如果没有被“伯乐”相中,你可以去创造机会,你不能坐等机会的来临,尤其在当今社会,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更要创造条件把握机遇,把握成功的机会,一切靠自己的努力。

师:辨证分析,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主见。

试题详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同时思考:这是一篇“说”,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主要观点,作者又是如何论述的呢?

(生再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作者的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师:作者是怎样来论述他的观点的呢?

生:作者先提出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首先肯定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就有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悲惨遭遇。接着作者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使得“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最后作者连用三个否定句构成排比,刻画了“执策者”虚妄无知的嘴脸,发表感慨: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师:好,分析得有条有理,“食马者”不知马,而致使“千里马”被埋没。同学们,你能分析分析“千里马”被埋没时的内心状态吗?

生:它肯定会郁郁寡欢,愤愤不平,有苦说不出,很无助,也很无奈。

生:,也许会怨天尤人,会沉沦。

师:我们同学有过这方面的感受吗?

生:我有过,我很喜欢舞蹈,而且辅导老师说我有这方面的素质,可上了中学以后,妈妈就不让我去少年宫学跳舞了,说那样会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我为这事哭闹了好多次都没用,我就很伤心,一提这件事就不高兴。

师: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不满,课后我们可以聊一聊。

师:有才能被埋没确实是够可惜的,作者能写出如此悲情的文章,想想看,这是不是跟他的经历也有关?你觉得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生:韩愈当时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所以他以这篇文章来鸣不平。

师:说得对,韩愈这篇文章虽通篇写的是马,其实说的是人。同学们能不能简单分析一下?

生:作者在文中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食马者”比喻“统治者”,表现了“人才被埋没”的主题。

师:好,这种表现手法就是托物寓意,我们曾学过的文言文中哪一篇文章也有这种手法。

(屏显:  托物         寓意    )

     马→人才      人才被埋没

生:《爱莲说》,作者用“莲“来比喻“君子”。

师:很好,《爱莲说》以“莲”比喻“君子”,托物言志;《马说》以马喻人才,托物寓意。

师:下面请大家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托物寓意的手法,对文中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做深入的理解,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讨论声渐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作者以“伯乐”喻“统治者”,以“千里马”喻“人才”。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对“人才”确实有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被统治者赏识,得不到重用,自己的抱负不能得以施展,那最终就只能默默无闻、毫无作为。因此有才华的“千里马”总在期待着“伯乐”的出现,但在那种社会环境中,真正有眼光的伯乐又在哪里呢?因此,“千里马”常被埋没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鼓掌):分析得很有道理

试题详情

师:同学们,马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能拥有千里马更是驰骋疆场的将领们的宿愿,你能说说你想象中的古代名马是什么样的,并请结合大家已有的资料“关于伯乐和千里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印象中的古代名马应该是:高大、健壮、奔驰如电。我觉得这样的“千里马”能被“伯乐”发现,真是幸事。因为“千里马”被“伯乐”发现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才能,真希望所有的“千里马”都有好运。

生:我认为名马应具备骨骼分明、强健有力,奔跑如飞、轻捷如风这些优点,这样的马才不愧被称为千里马。但这样的“千里马”如果在贩夫走卒的手上,那它肯定会遭到埋没,就谈不上有什么超常的能力了,所以“伯乐”对“千里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说得很好。伯乐是识马的能手,但能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的文章《马说》,看看他作品中的千里马有怎样的遭遇。

我先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读这篇文章,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有没有字音读得不对或是句子被读断的。

(一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说说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马之千里者”一句的句读错了,应为“马/之千里者”。

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应该这样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两个句读的错误很快都被大家找出来了,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刚才的两个问题。

(生齐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课文简析”,发挥自主性,疏通文意,划下你认为重要的和不懂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学习中提出来交流。

(生读课文,借助资料,疏通文意)

师(看同学们完成了自主学习过程):好,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刚才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小组代表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并解决问题)

师:好,现在请小组代表交流你们认为重要的内容,或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生;我们小组觉得本文的通假字比较多,它们是:“祗”同“只”、“食”同“饲”、“见”同“现”、“材”同“才”、“邪”同“耶”。

师:好,大家掌握这些通假字的时候,要注意“食”、“见”、“邪”这些字的变读。

(屏显:通假字、字的变读)

生:我们小组觉得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比较突出,如“食”读shí时是“吃”的意思,读sì时是“饲养”的意思;“策”在“策之不以其道”中,解释为“驱使”,在“执策而临之”中,解释为“鞭子”。

生:我们发现“以”在“不以千里称也”中是“拿”的意思,在“策之不以其道”中是“按照”的意思;“其”,在“安求其能千里也”中解释为“它”,指代“千里马”,在“其真无马邪”中表示语气,解释为“难道”。

生:“马之千里者”中“之”的作用,我们小组不太清楚。

师:这个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帮助解决。

(生摇头)

师:好,老师来讲一讲。这是一个倒装句式,“马之千里者”应为“千里之马”,“千里”作“马”的定语。作者为了强调修饰性词语“千里”,将“千里”变成“者”字结构放在中心词“马”的后面,“者”起提顿作用,“之”成了定语后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文中还有几个特殊的句式,大家找找看,体会一下这些句式的作用。

生:有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愤懑之情。

生:“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先发出感叹,然后用反诘语气责问,最后用推测语气肯定了问题的实质:“食马者”不知马。表现了作者对“执策者”的蔑视和嘲讽。

师:如果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标点略改动一下,大家比较一下,所表达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屏显: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改动的句子变成了一个选择疑问句,语气减弱了,也没有能揭示问题的实质,更不能表达作者对统治者蔑视的情感了。

师:分析得很好。

试题详情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试题详情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试题详情

2.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