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是_____________
(2)白杨树自身的"形美"是____________
(3)白杨树内在的"神美"是____________
(1)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是:黄绿错综、坦荡如垠的高原;(2)白杨树自身的"形美"是:笔直向上、力争上游;(3)白杨树内在的"神美"是:坚强不屈、团结进取。
5.散文分类及特点: 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在内容上,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状物,但所写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形式上,以个人抒情为主,将记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从侧面暗示,含蓄隽永;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形散神聚。
4.象征手法和拟人、比喻的区别: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级的本质或某种意义;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本身。例如:"山也笑来水也笑",只反映人物欢悦的心情,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品德、精神和思想、形象和气魄,并不寄寓别的更深的意义,也没有描绘山的形象,这山中也不寄寓另一个形象。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做细致的描写和刻画,比喻就无须做描绘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地分析。
3.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运用象征手法,首先要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如在课文中,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是文学家们创造的,很多作家都采用它。其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白杨礼赞》和《海燕》分别冲破了国民党和沙俄政府的"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1.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的重庆,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企图,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粉碎日寇"扫荡",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种种事实。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本文运用象征、烘托、对比等方法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试问:白杨树象征什么?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何作用?"贵族化的楠木"又象征什么?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①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团结向上、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② 描写高原的景色,一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③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④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知识背景
2.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而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
本文通篇采用了象征手法。首先,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其次,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达到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的目的。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作者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本文作者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艺术效果方面的考虑之外,还因为作者当时身在国统区,言论不自由。
1.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详细解答见"课中探究1")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