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7059  217067  217073  217077  217083  217085  217089  217095  217097  217103  217109  217113  217115  217119  217125  217127  217133  217137  217139  217143  217145  217149  217151  217153  217154  217155  217157  217158  217159  217161  217163  217167  217169  217173  217175  217179  217185  217187  217193  217197  217199  217203  217209  217215  217217  217223  217227  217229  217235  217239  217245  217253  447090 

1.背诵5、7两节。

试题详情

7.同学有感情地齐读第9小节。

试题详情

6.学生带着问题散读、思考。

 要点:

 ①把白杨与楠木对比。作者明确地认为:

 赞美楠木的人们是“看不起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而自己要高声赞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茅盾普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故应提示同学应联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表面上装出一副抗日姿态,实际上推行积极反共政策,这一历史背景来理解。)

 ②结尾在“五赞白杨”时用“高声”来修饰“赞美,使赞颂的感情达到高潮,有力地结束全文。

 ③这最后一小节,不仅起了首尾呼应的效应,而且在爱憎分明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战斗性。

试题详情

5.教师范读第9小节,提问:结尾的五赞白杨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试题详情

4.学生齐读(提示同学把四个反问句的语调和“不但象征而且象征”的语气读出来。)

试题详情

3.教师启发:文章去掉第8节行不行?为什么?

 让学生对7、8两节的关系再作充分讨论。

 要点:

 ①第七节虽然由树→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但作者只是引导读者自己去品味,去得出结论。而第8节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突现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挑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就是作者所以反复讴歌白杨树的真正原因。

 ②如果说第7节还在引导、启发读者去思索的话,那么第8节则有水到渠成,使读者有恍然大悟之感!作者用倒装的因果句起了“四赞白杨”的作用。

试题详情

2.同学散读7、8两节,边读、边划、边注。

 由同学四人一组小议,展开讨论、相互质疑。

 (要给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或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要点:

 ①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和其他树种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挺拔”,实际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②要深入理解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的作用。

 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

 内容: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

 字数:由第1句11个字,到第4句60个字。配合“只……只……”,“至少”,“竟一点也不”,“不更远一点”等词语力度逐渐加大!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已清楚明确,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③作者所以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目的是加强借物咏人的语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可让学生转换句式,加以比较。)

试题详情

1.作者这样反复赞美白杨的目的究竟何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哪些语句中?

试题详情

4.教师讲述:

 这三小节表现的内容基本相同,都紧紧扣住白杨树的不平凡来赞美,但句式富于变化,感情逐渐加深,抒情气息也愈来愈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