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如果配乐朗读这首诗,你将选择哪首曲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应该运用怎样的语调朗读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寒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yīn哑( ) (2)丝lǚ( )
(3)suō衣( ) (4)斗lì( )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 )
(2)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 )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音乐美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录音机、投影仪 预习要求: 1. 制作读书卡 2. 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 学法设计: 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由《七律 长征》导入 二. 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 三. 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 1.师范读,提问: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回答:朗读时抑扬顿挫,低沉,高昂,读出豪迈之情。 2.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四.品味语言,合作学习 再读《四》,讨论以下问题: 1.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或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质疑) 3、比较本课与《七律 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 师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 提示: 1. 中心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画龙点睛的盛赞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2. 如开头三句,用短句有气势,突出当时的局势严峻,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再如:“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 再如:又来四句三字短句,再现红军不仅面临严酷的环境,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从一个“压”字即可看出来。 从第10――16行,这几行文字生动形象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场敌我之间的运动战。让人深刻的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过渡: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靠智慧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1.再读《过》,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提示: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如开头四句。 2.问:怎样克服的?靠什么? 提示:千锤百炼的红军靠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不怕”、“千锤百炼”、“迎”、“扎”、“骨更硬”、“志越坚”。 3.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总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诵比赛,再次领略歌词的气势与节奏,体会红军那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 五. 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活动形式:朗诵比赛 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报幕 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 3.裁判简评 4.按票数多少和评价好坏,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为鼓励奖 六. 布置作业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看法。(整理成文) 附板书: 《长征组歌》两首 (一) 四渡赤水 强渡乌江 奇 兵 盛赞 用兵如神 佯攻昆明 巧渡金沙 (二) (钢铁汉) (骨更硬) 坚强 + 追求 = 过雪山草地 (千锤百炼) (志越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