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7260  217268  217274  217278  217284  217286  217290  217296  217298  217304  217310  217314  217316  217320  217326  217328  217334  217338  217340  217344  217346  217350  217352  217354  217355  217356  217358  217359  217360  217362  217364  217368  217370  217374  217376  217380  217386  217388  217394  217398  217400  217404  217410  217416  217418  217424  217428  217430  217436  217440  217446  217454  447090 

5、写出本课诗句中与动物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做这道题首先要能熟练背诵五首诗,其次寻找诗中有关动物名称的诗句,默写出来即可。

答案:飞鸟相与还   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上空留马行处。

我综合  我发展

试题详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雪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引导我们对诗中描绘的景物的归纳,通过这些归纳,能使我们对诗人描绘的精彩图画有更深刻的了解,对诗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

答案:以“雪”为线索,①八月飞雪苦寒图;②军营饯别奇寒图;③辕门惜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相思图

试题详情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将军角弓不得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愁云惨淡万里   (4)风红旗冻不翻

解析:本题引导我们对诗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这样的解释能使我们对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答案:(1)拉开。(2)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3)凝滞不动。(4)拉,扯。

试题详情

2、按要求默写句子。

(1)《饮酒》中最能体现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雪后美景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三个小题都是针对诗作的名句设立的练习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名句的记忆。很明显,我们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这方面的锻炼,努力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积累。

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

试题详情

1、下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马(xuān)   金(zūn)   骄儿(è)卧

B、冰(sài)川    挂(juàn)   沉塘(áo)

C、布(jín)    狐裘(qiù)   琵琶(pīpā) 

D、风红旗(ché)    海(hán)    干(lán)

解析:B项中,“塞”应读“sāi”,“坳”应读“ào”;C项中,“衾”应读“qín”,“裘”应读“qiú”;D项中“掣”应读“chè”,“瀚”应读“hàn”。

答案:A。

试题详情

2、诗中描写了作者离京时载着离愁和回归的喜悦,却仍然要为国为民尽一份心力,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

我的观点:                  

[审美鉴赏]

自然淳朴,高远清幽

--《饮酒》赏析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庐山在云霭的遮映下,不知不觉地望见了南山。这一场景多么普遍、真实、自然。然而就是这样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高远清幽的境界:因为菊花在花之四君子中,象征高洁,象征不屈,而陶渊明用“采”这个动作,不正喻示了诗人心中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吗?也可以说在这“采菊”行为中就寓示出诗人高洁的品质。

诗人采菊东篱下,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那秋菊的芬芳令诗人陶醉。悠然之间,庐山那美丽的山影,自然地融入诗人的视野,一个“见”字体现出无意中的看见之态,“悠然”二字形象地体现出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外界客观景物自然而然的融合过程。如果不是“悠然”,而是有意无意的“望南山”,那就说明诗人胸中的刻意追求,就没有了这种自然之情,就体会不出诗人的“无我之境”了。因此这是诗人归隐后真实生活的描写,更是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情趣的流露,这种心境,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

[问题探究]

问题:学完李白的《行路难》,说说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看待理想。

[导思]读罢这首诗之后,你一定会为李白的顽强斗争精神所感动,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表达。联系现实,谈谈我们当代中学生有怎样的理想观,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事例来阐述中心,要观点明确,表达清楚。说理透彻,所举事例要典型,有说服力。

[探究]第一步:从这首诗入手,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步:明确怎样看待困难和理想的关系。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有身处逆境的时候,这首诗就是他仕途受阻后所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唱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对我们中学生树立理想,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勇敢前行是一大启发。

第三步:寻找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自己对待理想的观点。如逆境中崛起成功的人物,如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同龄中的优秀人物和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也是教育大家树立远大理想的好教材,理想是他们成功的秘密。顺境中也有一事无成者,现实中随便举例即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追求的目标,也就是没有远大的理想。

第四步:联系现实,指明中学生应该有正确的理想观。艰苦的环境中,坚定信念,不放弃理想;安逸的生活中,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同样心中有追求的目标。

第五步:我们可举办“21世纪的我们”,“假如我是......”、“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等主题班会,启发大家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人生观。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试题详情

1、这首诗写了作者辞官离京的复杂的心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