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7406  217414  217420  217424  217430  217432  217436  217442  217444  217450  217456  217460  217462  217466  217472  217474  217480  217484  217486  217490  217492  217496  217498  217500  217501  217502  217504  217505  217506  217508  217510  217514  217516  217520  217522  217526  217532  217534  217540  217544  217546  217550  217556  217562  217564  217570  217574  217576  217582  217586  217592  217600  447090 

8、"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这两问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试题详情

7、上文第一段末句说"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这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试题详情

6、上文将一组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这样作比有什么效果?

试题详情

5.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试题详情

4."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什么?

试题详情

3.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 )

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

B.遗迹 凝固 石碑 鲜嫩润择

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试题详情

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 )

(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   。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   。

(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   ,忽高忽低,如泣如诉。

(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   。

A.凄冷 广阔 呼啸 冷清 B.清冷 广阔 呼啸 凄清

C.凄冷 广阔 呼啸 清冷 D.清冷 开阔 呼啸 凄清

试题详情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嗫嚅( )( ) 迤逦( )( ) 方外观( ) 绮辉( )

试题详情

5.答案:作者认为废墟召唤的含义是召唤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年轻人却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环境,作者说“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意思是说探索方法、改造环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出题意图: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含蓄语句的理解能力。答题思路:作者在文章中应该是有意识设计出了年轻人的,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为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在做努力。这道题的难度可能在对“怎么样”的理解上,只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就可以看透了。

试题详情

4.答案: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历史,两者相辅相成。出题意图:考查同学们对文章思路的把握。答题思路:这个题目也要联系前后文来回答,并且要明确作者有最后的认识是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的,看清作者认识的变化,就会知道他的前后表述并不矛盾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