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8088  218096  218102  218106  218112  218114  218118  218124  218126  218132  218138  218142  218144  218148  218154  218156  218162  218166  218168  218172  218174  218178  218180  218182  218183  218184  218186  218187  218188  218190  218192  218196  218198  218202  218204  218208  218214  218216  218222  218226  218228  218232  218238  218244  218246  218252  218256  218258  218264  218268  218274  218282  447090 

1、查阅资料,了解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

试题详情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这时风暴来势大得可怕,连水手们的脸上都开始露出恐怖和惊奇的神情”。“主啊!慈悲吧!我们都要完蛋了,我们都要毁了”。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 这两句分别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它们的作用是表现风势大得可怕。 )

2,“更糟的是风暴愈来愈猖獗”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 这句运用了拟人。 它的作用是:突出风暴强大肆虐、肆无忌惮。 )

3,从第3段的内容看,“我”的恐怖来自哪些方面?

( ⑴害怕自己悔罪之后重萌恶念。 ⑵面临死亡。 ⑶风暴愈来愈猖獗。 )

4,为什么“我的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句中“好像”不能删除的原因是什么?

( 听说船底进水,“我”感到要大难临头了。

“好像”是似乎、差不多的意思,写出“我”听到船舱进水时的心理感受,并非是真的。删除“好像”,句意变成“我的心停止了跳动”,这不符合小说的情节。 )

5,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鲁滨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人?

( 风急浪高,水手脸上都露出恐怖的神情,船主不停祈祷,而鲁滨孙却在一边发呆,他对当时极为危险的处境浑然不知。“水手们不断地喊叫着它要沉了”,而鲁滨孙竟然连“沉”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他听到船主放枪求救的讯号,可是他竟“不懂得放枪的用意”,大吃了一惊,以为是船破了。直到大船完全沉下去之后,鲁滨孙才明白“沉船”是怎么回事。 )

6,鲁滨孙初航就遇到了一场灾难,作品是如何表现航海的危险与艰辛的?

( 作者通过层层铺垫,把鲁滨孙初航遭遇的风暴渲染得极为恐怖和惊险。第1段,通过描绘风暴来临时的各种景象,表现当时的情形:“海水涌得像山一样高,每隔三四分钟总要向我们扑过来一次”。另外,课文还用许多侧面描写,表现这场风暴来势之猛:“船主、大副、水手长和一些比较有头脑的人都不断地祈祷,深刻准备着船沉到海底去”。当大船即将沉没时,有一艘小艇来救“我们”,可是由于风急浪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人们才把小艇抓住,当全体上了小艇后,小艇却不能靠近大船,大家只能在海里随着风浪颠簸起伏。 )

7,第4段,体现获救艰难的词语有哪些?

( 体现获救艰难的短语有:“冒着极大的危险”、“设法靠拢我们的船”、“尽力摇着桨”、“尽量把它放长”、“费了很大的劲”等。 )

8,第5段中,“我与其说是自己走上了小艇,不如说是被人丢上了小艇”中的“丢”有什么表达效果?

( “丢”字,形象地表达了鲁滨孙当时失魂落魄的情形。 )

9,第5段中,“我几乎无心去看它”的原因是什么?

( 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受惊,另一方面是由于想到前途茫茫,万分恐惧。 )

10,最后一段中,“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即“这种力量”指什么?

( 它们指: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逐财富的力量。 )

11,第4-8段中,哪个细节描写流露人们热衷于对财富的追逐?

( 当风暴来临时,船主出于对自己船只和货物的爱惜,不让船员把桅杆砍掉。可见在这种危险时刻,船主想到的还是财物,而不是船员的生命。当船员被解救到小艇上之后,由于风浪太大,没办法靠拢大船,“我们的船主对他们说,假使小艇在岸上碰碎了,他决定照价赔偿他们船主”。直到生命攸关的紧急关头,船主想到的还是价格,是金钱。“我的倒霉的命运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逼着我不肯回头”,这力量其实就是一种对财富追逐的力量。 )

12,用50字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预习《制陶》,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试题详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解决课后练习二、三

试题详情

(四)总结、扩展 

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大家要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试题详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义。教师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参考文下注释或依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教师讲评。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

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 

第一自然段 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 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 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 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3.归纳小说的主题。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试题详情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参考文下注释,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通译全文,了解大意,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试题详情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试题详情

导入新课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同学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就险些被狼吃掉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