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8106  218114  218120  218124  218130  218132  218136  218142  218144  218150  218156  218160  218162  218166  218172  218174  218180  218184  218186  218190  218192  218196  218198  218200  218201  218202  218204  218205  218206  218208  218210  218214  218216  218220  218222  218226  218232  218234  218240  218244  218246  218250  218256  218262  218264  218270  218274  218276  218282  218286  218292  218300  447090 

2、  关于二战中纳粹的罪行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你还了解多少?

                                        

试题详情

1、如何理解文中三次出现“南京大屠杀”?

                                          

试题详情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试题详情

1.“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试题详情

6、选出重音的位置与整句话强调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秋天到了,这盆菊花为什么不开?

B、上课铃响了,你怎么还不进教室

C、既然做错了,就要好好接受批评。

D、你仔细想想,这次考试为什么考不好?

试题详情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多么愿望有一台电脑啊!    

B、我们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C、王强一天到晚总是糊糊涂涂的。

D、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试题详情

4、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试题详情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试题详情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抵抗;  挂花:负伤流血    B.圣:朝拜;   忘:善于

  C.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D.范:字典;  名其实:居第二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