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钠离子的符号为:Na+
氯离子的符号为:Cl-
【板书】离子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右上角的+、-号表示电性,数字表示所带电荷数。
【课件】原子、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不同点
结构稳定性
所显的电性
粒子符号
化学性质
相同点
联系
【设问】在课题2中我们学习了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关系,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粒子--离子,你能归纳出物质与其构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吗?
【设问】本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感悟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进一步感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寻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双方交换电子,手拉手变成好朋友。
【练一练】写出镁离子、硫离子的符号。
【归纳】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体验与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抽象内容直观化。
通过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学习用图表、化学用语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进一步建立物质的微观概念。
资料链接: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习小组的讨论,使学生建立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现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使学生始终都处于“创造性”积极思维中,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学生扮演原子和电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图以及对其他小组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专家点评:
四中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并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教师用第三单元课题中的苯分子、硅原子图像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不仅可以由原子、分子构成,也可以由离子构成,这一点非常巧妙,教师因势利导很快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多媒体设计生动,呈现形式新颖,如长冈、莱纳德、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氯化钠形成的动画播放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性。
(3)精心设计情境,重视情感教育。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在播放完氯化钠的形成的动画后,由几位学生来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该课为南京市市级公开课)
点评人: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薛春兰
3.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讲述】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NaCl。
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
【板书】
2.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
1. 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播flash】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讲述】请每个小组取出老师发放的四张图片,他们分别是标有Na 、K、Cl、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表演钠原子找朋友的游戏。
【边讲边板书】(手指着上述阴阳离子示意图)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猜想与假设】
学生一:核外电子可能象九颗行星那样围绕着太阳沿着各自的轨道旋转。
学生二:核外电子也可能一个接一个地围绕着原子核旋转。
学生三:……
创设问题情景,从已有的知识切入,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介绍】化学上把最外层是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课件】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设问】我们知道元素种类分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那么你能归纳出这些不同类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吗?
【课件】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得
非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失
稀有气体元素
8或2(He)
稳定
讨论、思考、总结
填左表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演示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钠。
【设问】白烟是什么物质?
【投影】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设问】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怎样的变化可以变成稳定结构呢?
【边讲边板书】
三、离子的形成
【回答】 质子
4、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点评:南京行知实验中学 王晓丽
实验探究是一项综合能力,对刚刚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本课题的教学设计时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含量的不同。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过程完整。
教学设计中有些地方值得一提:
在新课的引入中学生回忆小学自然课和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鉴别”进行讨论,这样的新课引入既呈现了课题――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又为解决本课题做好了知识铺垫。这段中小学有关知识的衔接比较重要,它会使“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进行的自然流畅。
在本课时的重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的教学设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设置了不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问题,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又不断强调注意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中的关键,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严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的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方面做了不少尝试。
3、充分利用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具有方便、精确、细微化等优势,解决传统实验技术方法无法进行的或无法显示的实验或无法处理数据的实验,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资源价值,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使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提高了演示实验效果和水平,为化学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运用数据采集技术不仅是改进教学的手段,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扩展了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空间。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化学教学模式变革,为培养信息时代的接班人开辟了新的途径。
2、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教师让学生真正通过实验进行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并对物质探究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的科学认识方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